葉發原立體皮雕 比爾蓋茲讚歎高科技望塵莫及

葉發原與滿載而歸作品。(彭秋燕/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89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灣南投報導)一片沙脆的紅肉西瓜,連兩隻螞蟻都爬上來解渴消暑。很難想像這逼真富趣味的作品,全是由工藝家葉發原用皮革雕塑而成的。葉發原創作立體皮雕技法高超,經常獲選為政府或企業餽贈國賓及友人的贈禮。受贈人之一的比爾蓋茲就讚歎地表示,這是高科技所望塵莫及的精湛工法。

葉發原投入皮革藝術創作達30年,他的創作理念是,「藝術生於鄉土,創作來自生活」。他在桃園大溪鄉下長大,從小就在田間打滾,對大自然的生態及農村生活有深刻的感受,所以,創作題材涵蓋大自然生態,以及台灣五十年代的常民生活經驗。他期望觀賞者能藉由作品體驗生態的美感與農村的純樸。

葉發原發現,生活化的創作題材能喚醒人們內心的感動。他的展覽幾乎遍及全台灣,無論是幼稚園的孩子或是九十歲的老人都能感受作品所傳遞的感動。他表示,觀賞者的感動就是他持續創作的動力。

葉發原從小便對美術工藝懷抱濃厚興趣。童年時,他就自己動手做童玩、關刀燈,或挖黏土雕塑。在學校的美術課,葉發原的作品常常受到老師的稱讚。後來他雖然就讀工業相關科系,但對創作仍然保有一份熱忱。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一塊很像吉他面板的皮革,於是興起用皮革做吉他的念頭。這次經驗讓他燃起創作的火花,之後,他又陸續創作古箏、月琴等各種皮革樂器。直到一天,他看了皮雕展覽,才真正走入皮雕藝術的天地。

藝術創作是一條非常艱辛而孤獨的道路,在途中,葉發原也遇到過家人的提問,「你一直做都沒在賣,你是要吃甚麼?」「你這樣繼續下去是辦法嗎?」面對生活的困境,他曾經想放棄。

然而,1989年,在他人生的谷底,他參加工藝研發中心台北展出的螃蟹系列作品,獨一無二的立體皮雕受到工藝界重視,從此,他的知名度大開。這一系列的作品曾獲得日本專業皮革一染展銅賞獎,也曾以皮革仿擬甲殼動物,獲得美國國際性皮革工藝協會聯盟觀摩競賽展的冠軍。經濟部更以他的作品贈送給比爾蓋茲收藏。

他的作品除了以獨特的技術雕塑出充滿田園野趣與鄉土情懷外,更別具民俗意涵。例如,螃蟹系列作品「大謝小謝」,「真多謝」就取蟹字的諧音「謝」,展現感恩的意涵;而,螃蟹橫著走,叫「左右逢源」;螃蟹八隻腳,取名「八方得利」;並藉由一隻蝦、一隻蟹期許「一家和諧」。作品風格充滿人文趣味。

葉發原的立體皮雕技術風格獨步全球,不僅是寫實,而且更具藝術性和可看性。他說,皮革藝術分為皮雕與皮塑,創作除了要揉合技術與巧思外,還要有豐富的皮革知識。他將皮革藝術從平面延展為立體,以皮革可雕塑的特性創作出立體作品。在創作中,一隻隻自然界的螃蟹、螞蟻與螳螂躍然而生。

他的「螞蟻系列」作品寫實而精細,創作的螞蟻甚至可以精細到0.8 公分,是皮革藝術中極高難度的成功創作。而為了突破皮革素材上難以展現的題材,他研發出把生皮打成粉,然後堆砌、著色的技法。就這樣他創作出,一片沙脆的紅肉西瓜;一塊綿密柔軟的奶油蛋糕的作品。

葉發原表示,這些創作都是經過一、兩年的觀察與摸索,最後經過嚐試才成功完成。現今有許多人喜歡追求快速,以致立體皮雕技術斷層十五年,其實,「投入,才能夠深入;付出,才能夠傑出;磨練,才能夠熟練;敬業,才能夠專業。」

「田園風‧鄉土情-葉發原皮塑藝術展」於即日起至10月29日在台大實驗林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森林生態展示中心2F展出,此次展出包括螃蟹、螳螂、螞蟻、田園與人物豐收5大系列,作品栩栩如生,充滿田園野趣與鄉土情懷,歡迎蒞臨觀賞。#

在台大實驗林,葉發原指導民眾DIY立體皮雕。(彭秋燕/大紀元)
在台大實驗林,葉發原指導民眾DIY立體皮雕。(彭秋燕/大紀元)
扛夫系列作品。(楊智凱提供)
扛夫系列作品。(楊智凱提供)
小豬立體皮雕。(彭秋燕/大紀元)
小豬立體皮雕。(彭秋燕/大紀元)
小豬立體皮雕的平面圖。(彭秋燕/大紀元)
小豬立體皮雕的平面圖。(彭秋燕/大紀元)
螳螂系列作品。(彭秋燕/大紀元)
螳螂系列作品。(彭秋燕/大紀元)
螃蟹系列作品。(彭秋燕/大紀元)
螃蟹系列作品。(彭秋燕/大紀元)
螞蟻系列作品。(彭秋燕/大紀元)
螞蟻系列作品。(彭秋燕/大紀元)

責任編輯:陳玟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陳勤台南縣報導)迎接母親節的來臨,台南縣政府特別策劃「南瀛百位女性藝術聯展」,即日起縣立文化中心展至5月27日截止,展出作品有油畫與粉彩50餘件,書法與水墨30餘件,攝影水彩40餘件,工藝品與立體創作如皮雕、拼布、花藝等,呈現女性藝術家在創作上的陰柔特質或母性情感,並發揮多樣的面貌,共有164位女性藝術創作者參展。
  • 【大紀元7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四日電 )當藝術碰上政治會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 同時兼具屏東縣獅子鄉民代表會主席和屏東縣枋寮藝術村駐村藝術家的李冀香,大概是全國唯一的「藝術家兼鄉民代表會主席」,她融合這二種身份,打造獅子鄉的創意產業。
  •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嘉義市29日電)12月3日國際身障日即將到來,嘉義市政府與雙福基金會等團體,今天在嘉義市再耕園舉辦「身心障礙者創作競賽展」,展出近百件作品,希望透過活動,彰顯身障者才華。
  • 出生於迷人山城『埔里』的劉彩璇,喜歡以皮雕作品,表現著個人生命中美好、令人感動的記憶。一件作品有時需花費數個月的時間,也常使她脖子、手臂酸麻,痛到無法入睡,然而完成作品時的喜悅與成就感,使她忘記了一切辛勞。
  • (大紀元記者曾能彩台灣花蓮報導)花蓮縣立化仁國中三樓的教室有一處可以欣賞畫作、立體折紙、皮雕、攝影等作品的「學生藝廊」,作品全是學校學生歷屆來的創作經典收藏。
  • 靠著意志力克服行動的不方便,王泊雅因興趣而天天出門學習手藝,持續10年奔波學習終於出師,並成立工作室實踐自己的理想;現在她同樣獨自騎車出門,開始身負重任的教學工作。
  • 高雄市觀音山藝術協會創會至今走過12個年頭,歷經7任理事長的深耕推廣,現有會員120人、顧問45位,這一群「浸淫藝術、以藝會友」的藝術創作家,除了致力實踐個人創作理念,並相互切磋交流以開拓多元宏觀的藝術視野。觀音山藝采華美,即日起於高雄文化中心至美軒展出會員暨顧問聯展,歡迎各界朋友蒞臨觀賞。
  • 獨創立體皮雕技法的國際知名藝術家葉發原,即日起至2月26日止在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展開個展,包括螃蟹、螞蟻、螳螂、田園與豐收等五大系列創作,其精湛的工藝技巧,讓每件作品看起來都如同實物般栩栩如生,令人讚嘆不已。
  • 為了宣慰海外僑胞,僑務委員會遴選「當代樂坊」將代表臺灣遠赴北美12個城市巡迴表演13場次,以「從故鄉的心弦響起」為主題進行巡演,5月6日起進行一個月的行程,將到美國波士頓、奧伯尼市、奧蘭多、甘城、華府、北卡凱瑞、亞特蘭大、奧克拉荷馬市、紐約市和到加拿大蒙特婁、多倫多、滑鐵盧市等城市演出。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