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時分】俄羅斯電子干擾對美國武器有效嗎

俄羅斯的電子干擾設備在烏克蘭戰場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俄羅斯的電子干擾之下,有一款武器卻表現最為出色。

電子干擾下各家武器表現

我們來看《華盛頓郵報》的這篇報導,題目叫做「俄羅斯的電子干擾,導致美國一些高科技武器在烏克蘭失效」。根據烏克蘭內部的機密評估,烏克蘭戰場上很多美製衛星制導炸彈受到俄羅斯嚴重電子干擾,精準度大幅度下降,烏克蘭不得不暫停使用這些武器裝備。

其中就包括神劍GPS制導炮彈。神劍制導炮彈是由美國和瑞典開發的一款精確制導炮彈,射程可以高達50公里,精準度在幾米。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就廣泛使用神劍制導炮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根據烏克蘭的評估,神劍制導炮彈在使用後幾個月內命中率急劇下降,最後的命中率不到10%。去年烏克蘭甚至完全放棄使用神劍制導炮彈。在六個月之前,烏克蘭官員向美國報告這一問題之後,美國乾脆選擇停止提供神劍炮彈。

這些報告是烏克蘭軍方在2023年秋季至2024年4月間準備的,和美國以及盟友分享,希望美國和武器供應商能夠制定解決方案。而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表示,俄羅斯繼續擴大電子戰,我們將繼續發展,並確保烏克蘭能夠發揮武器所設計的能力。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精確制導武器的問題都如此嚴重,比如在美國和烏克蘭廣泛使用的JDAM精確制導炸彈,雖然也遇到了干擾的問題,但是武器供應商提供了補丁,烏克蘭仍然繼續使用JDAM。

美國最早是在2023年的2月份向烏克蘭提供JDAM精確制導炸彈,俄羅斯完全沒有預料到,在JDAM使用的頭幾個星期,JDAM精確制導炸彈有著很高的命中率。不過俄羅斯人很快廣泛地使用了電子干擾設備,根據烏克蘭人的說法,之後JDAM導彈的命中精度下降,從20米到1公里不等。烏克蘭很快向美國反映問題,而相應公司很快對此做出反應,在2023年的5月份交付了改進的系統,導彈系統的抗電子干擾能力變得更強,然而俄羅斯軍隊在2023年夏天又加強了反制手段,導致在7月份,JDAM導彈的命中率降至最低點。整體而言,在2024年大部分時間,JDAM導彈的命中率都超過60%。

這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海馬斯精確制導火箭彈身上,烏克蘭一名高級軍事官員表示,第一年海馬斯在成功打擊敵方彈藥庫和指揮點上非常成功。但到了第二年,事情不一樣了,俄羅斯部署了電子戰設備,GPS信號失效,海馬斯失效。

這導致兩個效果,烏克蘭不得不使用海馬斯精確制導炸彈來攻擊一些低優先級的目標。因為低優先級目標附近並沒有部署相應的電子戰設備。第二個效果則是,烏克蘭不斷向美國要求提供從海馬斯發射的M26集束炸彈。M26集束炸彈並沒有使用GPS制導,使得它的射擊精度並不高,但也避免了被俄羅斯電子干擾的可能。但因為集束炸彈覆蓋面積大,仍然能夠帶來足夠的戰術效果。

烏克蘭軍方認為,海馬斯火箭彈仍然有效,但俄羅斯的干擾可能使得他們偏離目標10米以上的距離。烏克蘭官員表示,如果目標是一座浮橋,有10米的誤差,最終它就會落入水中。

戰場上雙方永遠是鬥智鬥勇,你來我往。針對俄羅斯反制手段,烏克蘭也採取了新的戰術,其中一種方法是在使用海馬斯火箭炮之前,使用無人機瞄準已知的電子戰系統。將這些電子戰設備摧毀,之後再使用海馬斯火箭彈。

在所有的這些精確制導武器中,有一種武器被證明具有極好的抗干擾能力,這就是最新投入戰場的GBU39小直徑炸彈。根據烏克蘭的說法,接近90%的小直徑炸彈都擊中了目標。烏克蘭在2023年11月首次接受了這些武器,近日在哈爾科夫戰場上,烏克蘭也頻繁使用小直徑炸彈,比如在沃爾昌斯克戰役中,烏克蘭就使用小直徑炸彈攻擊俄羅斯剛剛攻占的沃爾康斯克醫院,可以看到該炸彈精確命中目標。烏克蘭方面表示,這款導彈因為體積更小,不容易被俄羅斯的系統發現和干擾。

小直徑炸彈有兩種不同的發射方式,它可以由空軍投射,也可以由海馬斯發射,從海馬斯上發射的版本叫GLSDB,全稱是地面發射小直徑炸彈。不過烏克蘭表示,他們更喜歡空中發射的SDB。

除了小直徑炸彈,另外一款在抗電子干擾方面表現出色的武器,是英國提供的暴風影巡航導彈。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巡航導彈不僅依靠GPS,還依靠另外兩種導航系統。

暴風影導彈依靠GPS和地形匹配制導保證低空飛行,飛行高度一般是30到40米。當它接近目標時,導彈會迅速爬升,並俯衝攻擊目標。在最後命中目標的階段,暴風影的制導模式和其它導彈不一樣,它用的是圖像匹配制導,在暴風影導彈的前端裝有一個熱成像攝像頭,它會捕捉目標區域的圖像信息、地形信息,和提前存入的地形進行匹配。

這種匹配方式英文名叫做DSMAC,翻譯成中文叫數字式景象匹配區域相關指導,俗稱叫做景象匹配。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一般是通過航空偵察的方式取得目標區域的景象,可以通過偵查衛星或者偵察機,信息就可以分享給烏克蘭。暴風影到達目標上方它會一躍而起,然後向下掃描該區域所有建築物,然後和自己的目標進行匹配,就能夠最終確定目標。這種方式使得它的精度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ATACMS表現也非常出色,不過這款導彈屬於彈道導彈,和我們提到的上述精確制導炸彈以及巡航導彈性質不同,就暫且不列入這次討論之內。

電子干擾戰對台灣的借鑒意義

有句話叫做戰場是檢驗武器的最終標準,一個武器裝備,它的紙面數據可能非常出色,但投入到戰場上是否有效,這才是真正的檢驗標準。以這次烏克蘭戰場上的精確制導武器來說,表現最好的就是英國提供的暴風影巡航導彈,並不是說暴風影的GPS系統不受干擾,根本原因是它採用了多種制導模式的複合制導,使得它具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暴風影導彈至2023年初投入戰場,到現在至少已經使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直到現在烏克蘭依然頻繁使用它打擊俄羅斯的軍事基地和戰略目標,這足以證明暴風影巡航導彈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武器。

接下來表現不錯的是美國的JDAM精確制導炸彈,這款炸彈投入戰場也有一年多的時間,因為被俄羅斯電子設備針對,命中率有所起伏,不過到今年為止仍然能保證60%的命中率,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另外,小直徑炸彈SDB也受到烏克蘭的認可,不過存在一個問題,SDB這款武器裝備是在去年11月才提供給烏克蘭的,上戰場時間短,具體的作戰效果還有待觀察。

除此之外,美國海馬斯發射的精確制導火箭炮的效果也沒有預期的那麼好,在戰爭第一年,精確制導火箭彈確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過第二年隨著俄羅斯電子干擾的加劇,精確制導火箭彈的命中率下降不少。不過海馬斯還可以發射ATACMMS陸軍戰術導彈,這成了烏克蘭最近幾個月來主要打擊的手段。根據最近一個月以來的戰例,俄羅斯的S-400並沒有有效攔截ATAMS的能力。

表現最讓人失望的則是神劍制導炮彈。關於這款武器,相信各個軍事博主都做過介紹,名氣也很大,紙面數據也相當不錯,射程能達到40至50公里,在2007年伊拉克的戰鬥中,神劍制導炮彈92%都能落在目標4米之內,讓美國陸軍印象深刻。不過在伊拉克大發神威的神劍制導炮彈到了烏克蘭戰場,暴露出了自己抗干擾能力不足的問題。在俄羅斯的電子干擾下,命中率降到10%以下,以至於烏克蘭都不再使用神劍精確制導炮彈。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在幾年之前,曾經試圖求購美國的M109A6自走炮,並想一同引進神劍制導炮彈,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該方案沒有成行。如此看來,每一枚神劍制導炮彈價值10萬美元左右,台灣陰差陽錯,沒有購買神劍制導炮彈,倒也不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情了。

烏克蘭戰爭,就是台海的一面鏡子,這其中自然有不少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一個就是加強自己攻擊武器複合制導的模式,不能僅僅依賴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不過,台海地區的形勢和烏克蘭戰爭不太一樣,烏克蘭涉及大量的對地進攻,而台海的主要作戰目標是艦隊,使用大量的反艦導彈,而反艦導彈一般採用的是雷達主動制導或者是紅外制導,不太涉及到全球定位系統GPS。

對於台灣的第二個啟示,就是要研發自己的電子干擾設備,中共作為進攻方,其使用的很多武器裝備嚴重依賴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如果台灣能夠引進美國的相關電子裝備,或者開發自己的電子干擾設備,就能夠大大降低中國遠程導彈或者是精確制導炸彈的命中率,也能大大減輕台灣防空系統的壓力,達到一兩撥千金的作用。不過,戰場上的情況是極其複雜的,自己開發的電子干擾設備在戰時也會干擾自己的電子系統,所以你看,武器裝備的開發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需要考慮多個角度,多個方面。

我們今天結合《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分析了美國精確制導武器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表現,也希望台灣能夠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優化自己的防禦體系。

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vjPE-4XnyqBBuxhXshSAw
訂閱Youmaker頻道:https://www.youmaker.com/c/tansuo
訂閱探索時分Telegram群組:https://t.me/jiemishifenchannel

探索時分》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探索時分】F-16即將抵達 烏軍轟炸俄S-400
【探索時分】烏克蘭獲重磅軍援 瑞典薩博預警機
【探索時分】俄羅斯為何無法攻占哈爾科夫
【探索時分】烏獲最新軍援 與台同款幻象200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