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韓破冰對話 中共武力恐嚇冰凍兩岸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呼籲,理性的中國大陸人,應與台灣人民一起來實踐轉型正義。圖為故宮的陸客。(陳柏州/大紀元)
人氣: 264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今年是韓戰停戰65周年,1950(民國39)年5月韓戰爆發,改變了整個東亞形勢,前美國總統杜魯門立即下令,第七艦隊巡防台海,讓台灣轉危為安,台灣形勢深深受到朝鮮半島危機的羈絆互動。隨著兩韓解凍,兩岸目前卻呈現結冰狀態。針對兩岸長久以來的對峙,前副總統呂秀蓮談到,中共對台是患了「台獨過敏症」,她呼籲理性的中國大陸人,應與台灣人民一起來轉型正義。

朝鮮半島到台海、南海,到目前亞太印度聯盟,韓國面對共產北韓,台灣面對中共,兩者情況類似,卻又走出不一樣的路。

韓國緊鄰北韓,以及中共虎視眈眈,加上俄羅斯的威脅,列強環伺下韓國如何自處?呂秀蓮日前接受電視專訪談到,韓國經濟、文化創造力都勝過台灣,兩韓更展開會談,這是台灣應該要學習的。

面對中共的步步進逼,台灣該如何應對?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張旭成談到,北韓利用韓國牽制美國,現在展開對話,反觀台灣能否與北京開啟兩岸對話,他認為問題不在台灣,且中共政權絕對不敢對台動武。面對此僵局,張旭成說,台灣應該主動出擊,發展台灣的外交。

武統虛張聲勢  中國應擁抱民主

台灣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旭成博士資料照。(鍾元/大紀元)

美國以其國際戰略利益考量,加上《台灣關係法》絕對不容許中共對台灣動武。張旭成進一步談到,中共內部許多人喊武統,「這是叫囂,沒有用的」,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政治報告中強調統一和平演變,甚至提到「融合型的統一」。

此外,因為民主自由普世價值,台灣當然站在正確歷史的一邊,政治評論家胡忠信認為,毫無疑問的,政治、民主、市場經濟,以及公民社會體制,乃至自由民主人權的核心價值,讓台灣擁有非常珍貴的公民社會,這正是中共當局,對中華民國最害怕的地方。

「台灣與中國不會是敵人,是中共政權逼著台灣無路可走」。張旭成呼籲,習近平應有新思維,在沒有設任何前提條件下來展開對談。

中共遼寧號三次穿越台海、共機繞台,許多人憂心面對中共不斷逼迫,真能與中共談判?張旭成說,中共對台灣的宣傳、威脅這都是空的,「習近平知道他現在當務之急,不是統一台灣,中國內部有太多問題」,例如要脫貧,三億多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一天賺不到2塊美金,貧窮問題嚴重,中國大陸經濟將會越來越衰退,習需要先解決這些問題。

張旭成說,「所以這些喊武統的,喊爽的!」若台灣人不了解北京的情況就容易被騙。中共不可能對台灣動武,也沒有那種武力,對台統戰又很失敗,因爲一旦動武中共將會付出極大代價。

中共患了「台獨過敏症」

前副總統呂秀蓮呼籲,理性的中國大陸人,應與台灣人民一起來實踐轉型正義。圖為資料照。(陳柏州/大紀元)

呂秀蓮認為,中共對台是患了「台獨過敏症」,當大家自居為台灣人,又被蓋個印記,「是中國的台灣」、「台灣區」。現在進口到中國大陸的貨品,出口地如果寫台灣,還必須另外加註記台灣區,對外國企業也是如此要求。可見台灣在他們心中有多大的威脅,如果沒有威脅它根本不當一回事。

至於兩岸是否有出路?台灣跟中國的相處之道?呂秀蓮分析,兩岸問題可從幾個數字來看,目前台灣已有33萬個陸配,二百多萬台灣人在中國大陸各地工作。

「和平中立」為上策

呂秀蓮說,我們不能再用過去二三十年前角度,一天到晚吵統獨,要面對現實。她呼籲,大家要勇敢走出過去解嚴、統獨爭辯,進一步理性認真看待,台灣立國之道,應該大聲跟國際宣布,就是「親美、友日、和中」,走的就是「和平中立路線」。

韓國生存環境可能比台灣更惡劣,可是兩韓開始遞和平橄欖枝,接下來發展不一定樂觀,但基本上台灣若還死守過去,本土派老是在統獨爭論,執政者一直維持現狀也不切實際,不如面對現實。

「台灣人跟中國人沒有恩怨」,中共的作為就是欺負、羞辱台灣人,又得了台獨恐懼症、過敏症,讓台灣人坐實了,「真的!你們中國共產黨像國民黨說的那麼壞」,但現在國民黨又跑去擁抱共產黨,真是荒謬。呂秀蓮說,相信中國有理性的朋友也很多,希望所有理性的中國人及台灣人一起來實踐轉型正義。

呂秀蓮強調,現在33萬陸配就是台灣媳婦,200萬台灣人在中國大陸發展,所以應該認真來突破過去窠臼,「想一想中國很大,台灣很小,但是我們很美,我們有我們的特點,如何在大小間,用和平中立去思考,才是一個最好的藍圖。」◇#

呂秀蓮小檔案

學歷: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法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
經歷:10-11屆副總統、民進黨第11屆代理黨主席、桃園縣第12-13屆縣長、總統府國策顧問、立法委員。

台灣民主運動和婦女運動重要倡議者之一,為中華民國史上目前唯一的女性國家副元首,也是台灣解嚴後,唯一做滿兩任的副總統。

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記者江禹嬋/製表

責任編輯:旻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