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運動賞景手工藝體驗一日遊

東豐綠色走廊是腳踏車專屬道路。(朱孝貞/大紀元)

人氣: 7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8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朱孝貞台灣台北報導)天氣已不再炎熱,出遊時可考慮加入一些運動行程,到台中的專屬腳踏車道全家一起騎車,讓四肢活動讓眼睛遠離三C產品接近青山綠樹。還有半天時間再來趟知識與人文之旅,讓家中小孩、老爺動動手DIY為自己的手帕染上喜歡的圖騰。

漫步於卓也小屋悠閒舒適。
漫步於卓也小屋悠閒舒適。(朱孝貞/大紀元)

與女兒的公司同仁,一行三台遊覽車來到台中縣的東豐自行車綠廊,當時真想牽電動自行車好省些體力,但是大家都牽腳踩的,自己只好勉為其難的也放棄電動腳踏車。

腳踏車之旅

開始騎一小段路還算輕鬆,就開始爬小小的坡,體力就覺得有些吃不消,家人等我趕上後陪我休息片刻,雖然已是初冬,當日好天氣豔陽高照,沿路尚有樹陰,空氣清新涼風徐徐吹走疲累,再上路就能得心應手。

東豐綠色走廊由廢棄鐵道改建專供自行車騎乘,全長約12公里,目前禁止其他車輛進入,可以安全的運動又可飽覽沿途風光。

沿途第一站經過「石崗水庫」可繞進去看看,此水壩建於民國63年,是台灣民眾自行設計與興建的水壩;大甲溪的攔河堰,全長700多公尺。提供台中縣市,民生及工業用水。遠看或近看都壯觀,每當豐水時節,水壩上游攔水成為大湖,兩岸又有青山與綠水相連環抱的美景,下游則礫石成堆呈現河床特有風光。

看完水壩後再騎出來繼續往歷史的景點之一:「0蛋月台」現場停著一輛停駛的火車還有站牌。這是原來的石岡站火車站,東勢到豐原的中點站。

百年芒果樹

看到路旁牌子「梅子村的百年芒果」,值得騎一小段路繞進去看看,很近不到兩分鐘路程,看到承福祠旁那顆茂密的大樹即是,據當地居民推算約有300年的歷史。在九二一地震時承福祠倒塌,老樹依然屹立不搖。樹大到比承福祠還大。

向前繼續騎來到「東豐鐵橋」,一座高聳壯觀鐵橋矗立眼前,橫跨大甲溪,溪畔風光旖旎。此橋是連接石岡和東勢鎮的重要橋樑或稱梅子鐵橋,曾於2006年因禁不起大甲溪的沖刷而斷裂。

「東豐鐵橋」藍天白雲景色怡人。
「東豐鐵橋」藍天白雲景色怡人。(朱孝貞/大紀元)

這裡很適合全家大小或三五好友們一起運動賞景。

腳踏車租金

靠人自己腳踩的租金一台150元,電動的300元,還有雙人腳踏車可供家長與孩子共騎。車可騎到晚上六點前歸還。借車除了租金還要附身份證件喔!

交通方式:

客運 :

台中火車站、豐原火車站,搭豐原客運往東勢班車,可於朴子口或石岡壩下車。

自行開車:

由中山高豐原交流道或國道四號豐原下交流道,由中正路直行左轉圓環西路直行接圓環北路,行至二段處左轉豐勢路,由豐勢路直行至石岡水壩處,沿指標即可看見。

卓也小屋染手巾體驗

卓也小屋在苗栗三義的大通公路(苗130縣道)20.7公里處的山坡上,園內草木扶疏與紅牆行成淳樸鄉趣。還有各種造景的仿古厝,顯得非常的清幽,有遠離塵囂的清閒逸趣。其實這些都是可供住宿的獨立房間,分散在園區內不同位置。這些是拍照留念的好背景。

卓也小屋草木扶疏景色淳樸富鄉趣。
卓也小屋草木扶疏景色淳樸富鄉趣。(朱孝貞/大紀元)

園區內可喝咖啡,做手工染花體驗小試手藝。當天大家都是選棉質方巾。染色部分有三種選擇:藍染、洋蔥皮的黃色染、紫膠蟲的紅紫色染。

因為藍染要花較多時間,我們人多只好放棄藍染,園方安排我們使用洋蔥與紫膠蟲的萃取液兩種染料,方法很間單,有人示範用壓舌棒、冰棒棍或免洗筷,將折疊好欲染色的布料壓住,在棒子的兩端以橡皮筋圈緊,放入有染料的熱水鍋中煮,上色後清洗脫水即可撥去橡皮筋,展開後大家都驚呼自己竟然有可以染得這麼漂亮。家裡老爺原本還說,「我大男人怎麼會這種手工藝呢?不想去!」現在看到他臉上洋溢著笑容,對自己的成品也頗自豪的。

藍染

而台灣原住民的紋面、先民的青布衣、客家的藍衫,皆是藍染的成品。藍染是用植物「馬蘭」的葉浸泡萃取的色素染成。

藍染的時裝。
藍染的時裝。(朱孝貞/大紀元)

紫膠蟲

紫膠蟲常侵蝕芒果、荔枝、龍眼等果樹,讓果農傷腦筋。現在要找紫膠蟲已不容易,要找無噴灑農藥的樹木才會有紫膠蟲。

台灣在日據時代,1940年自泰國引進紫膠蟲飼育成功。蟲膠一時成為當時很重要的產業,當時染料;胭脂、口紅等化粧品;工業用塗漆;電器絕緣體;防銹劑等都是用紫膠蟲的蟲膠來做的。但1945以後,化學合成塑膠工業發達後,天然蟲膠失去競爭力而被淡忘。被棄置的膠蟲在田間多年的自然繁殖,遂成為國內多種果樹、行道樹、觀賞花木等植物之害蟲。

這趟旅程豐富有趣,很適合全家大小同遊,能增進親子良好關係,公司同仁同行也是好去處,能享受同事間的友好情誼。

用洋蔥皮所萃取色料染成的方巾。
用洋蔥皮所萃取色料染成的方巾。(朱孝貞/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