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鄰里親友當「雞婆」 長照不悲歌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8年03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高雄報導)今(2018)年黃曆年前,恆春發生一起照護悲劇,30歲肝病兒猝死,獨留54歲瘖啞又中風的洪父,被發現時,臥床的洪父手指肚子,示意自己已3天 沒進食,對於兒子暴斃在隔壁房間,渾然不知,所幸,熱心的吳姓鄰居與里長謝春敏經常到洪家走動,即時遏止既成的悲劇再蔓延擴大。

高雄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科長于桂蘭表示,「其實資源就在身邊,鄰里長、區公所及議員服務處平常走動,可發揮宣導之效」還有,周遭鄰里、親友只要「熱心多一點」,那麼,不幸的「長照悲歌」事件也會減少。

「鄰里街坊能有這種『雞婆性格』是好的。」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與社會工作系副教授陳政智表示,周遭人都能成為「守門員」,他舉例,「陳奶奶每天上市場買東西,怎麼今天沒來?」菜販感覺異樣就可跟里長通報,或鄰居平時多注意附近獨居老人外出狀態,怕攬責在身?其實「只要說清楚界線,就不怕被賴帳」。

不過,較令人憂心的是大樓居住環境,人際較疏離,陳政智團隊曾發動管委會推「住戶電話問安團」,或者,親友可三不五時以電話、網路向獨居親友或失能長輩簡單問候,都是掌握狀況的好方法。

維持社會互動 是延緩老化關鍵

陳政智建議,結合老人熟悉生活型態或民間信仰,請長輩去里長家領物資、幫孩子領郵件、去附近的廟拜拜等,「幫長輩找外出目的」,經常與老友、同好相聚;另外,家有固執的宅男先生,做太太一定要先顧好自己,不要為了帶動另一半,結果先拖垮自己。

因應高齡化 公部門思維要「概念性翻轉」

老人家不愛出門?其實他的內心話是:「輪椅難走、吃的太硬、廁所難找、沒椅子休息」外面環境不夠友善,老人就抗拒外出,因此,政府對公共空間通用設計要重視。

「其實不難,各局處多一點用心就可做到」,以公園來說,老人會把家中椅子搬出來乘涼聊天,覺得凌亂,不是叫清潔隊運走、把老人都趕走,而是幫他們換上鋁製安全座。與其設計一個場所,強迫老人進來,不如,從已形成生活紋理中,幫他完善,陳政智認為,因應未來高齡化,公部門思維也要「概念性翻轉」。◇

責任編輯:葉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