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每週5.2小時 台六成二上班族曾在職進修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北報導)「人才乃企業之本」,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究竟上班族該如何因應備戰而不被淘汰?從事在職進修的加值效益又是如何?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六成二受訪上班族「曾經」在工作期間進修,平均每週要花5.2小時,平均每月要支出3,201元,進修主因以「填補專業不足/危機感」最多,其中以「工商業服務」從業人員進行比例最高。

在調查中,有六成二受訪上班族「曾經」在工作期間從事進修,主要原因為「填補專業不足/危機感」(63.1%)、「培養第二專長」(44.4%)及「考取證照/執照」(39.9%)。從交叉分析顯示,以金融業為主的「工商業服務」從業人員進修比例最高,「民生/服務」居各產業之末,從業人員進修比例墊底。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表示,產業快速變遷,市場瞬息萬變,致使就業環境競爭加劇,上班族也不由得萌生危機感,單一專長已不足以應付職場所需,具備跨領域的多工型人才更顯得炙手可熱。若是公司無法適時給予充餘的進修資源,上班族勢必得靠自力向外攫取工作養分,因此,超過六成以上的員工選擇在職進修,加強專業之餘,也積極培養第二專長,甚至是考取證照來彰顯工作價值。

何啟聖補充,數位金融浪潮來襲,正在大舉改變銀行面貌,加上金融知識法規日新月異,考取證照只是入行敲門磚,企業為保持員工職能與時俱進,也會透過有系統的內訓課程維持人才優勢,致使「工商業服務」從業人員的進修比例居冠。

整體來看,有在職進修經驗的受訪者,平均每週要花5.2小時進修上課;進修花費方面,18.7%會尋求免費課程;另外81.3%花錢進修的人,平均每月要支出3,201元。有五成五受訪上班族進修後,薪資因而成長,平均增加3,875元。

何啟聖說,人才為企業之本,稍具規模的公司除了安排新進員工訓練,並舉辦企業內訓課程、允許員工公假上課、補助學費,或明定考取證照或語言、學歷作為加薪或升遷要件。這都是企業鼓勵員工自我投資的具體措施,希望留住關鍵人才,強化企業整體競爭力。◇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