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疲憊、頭暈——女性沈默健康問題困擾你嗎?

澳洲有25%的女性在經期中,有經血過多的症狀。(Fotolia)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盧曉雨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你知道在澳洲有25%的女性在經期中,有經血過多的症狀嗎?她們中間有一半的人,還會伴隨劇烈經痛或經攣的現象。這種沈默的健康問題悄悄地困擾著許多生育年齡的女性朋友。

女性健康機構Jean Hailes 的婦產科主任醫師伊麗莎白∙法雷爾(Elizabeth Farrell)表示,「有些女性朋友發現她們有疲倦、心悸、缺乏體力,甚至掙扎著疲憊的身體,完成每天要做的工作;她們可能是缺乏鐵質而導致貧血,這些都有可能是因為經血過多而導致的健康問題。」

如何判定經血過多

正常的月經周期介於21到35天,經血持續5~7天,經血量大約40cc。若是經血量超過80cc,即為「經血過多」。

月經來時我們很難去計算出血量,以下有幾個癥狀表示經血過多:
1. 月經期間,一小時就需要更換一次衛生棉或(棉條);
2. 夜間需要更換衛生棉或(棉條);
3.  經血過多時,無法離開家影響正常作息;
4. 有貧血症狀(如頭暈、倦怠、心悸、呼吸急促、臉色蒼白)。

其他症狀例如兩次經期間隔越來越短,經期提早、出血量越變越多、有血塊,有可能是長了子宮肌瘤、瘜肉等,壓迫到子宮內膜所引起的。也應該尋求婦產科醫師的建議。

凱羅蘭的人生大轉變

現年40歲出頭的凱羅蘭(Caroline)為經血過多所苦長達25之久。直到她決定完成夢想,拿到跆拳道黑帶的目標時,「這表示我們每週會集訓三到四次,而跆拳道白色的道服,若染上紅色將十分明顯,引人注目」。

她終於下決心要去看醫生,以改善常年因經血過多所產生的困擾。她自述,「月經很晚出現,剛開始就出現大量經血,還伴隨著劇烈的經痛。到我二十幾歲時,經期平均6~7天,我以為生完小孩會有好轉的跡象,每個月仍持續有三天經血過多的現象,有時甚至讓我羞於出門」。

出現經血過多癥狀的女性朋友,常常因為羞於啟齒而不願就醫。直到影響到她們的日常生活或工作時,才不得不尋醫問診。

凱蘿蘭聽取醫師建議,採取子宮內膜消融術,是一種止血或永久性減少出血量的有效手術。凱蘿蘭說:「至此之後,我的生活大翻轉,現在的經期是每3~4個月,我感到從來沒有這麼有精神過,然後我也拿到跆拳道黑帶了,真是太好了!」

當然,有相同癥狀的女性的可能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通常醫師會推薦藥物治療,最後才會採取手術的方式。

診療方法

如果你有婦科方面的不適,例如經血過多、經期過長、斷斷續續或劇烈的經痛,第一步就是採取行動去看家庭醫生。

看診時,對於經血過多,除了詳細的病史、性生活健康的詢問及婦科內診檢查之外,婦科超音波檢查可以幫助檢查是否有子宮肌瘤、子宮腺瘤及子宮內膜瘜肉等問題。子宮頸抹片可以檢查是否有子宮頸病變或是癌症。

若有需要,子宮內膜切片檢查或是刮除手術,可以檢查是否有子宮內膜病變或是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消融術和子宮切除術,則是針對不再考慮生育女性的治療方式。血液檢查可以評估是否有貧血或是血液凝固功能異常等情形。如有需要,家庭醫生會轉介你到婦產科醫師,作進一步的治療咨詢。

另外,月經周期也會受到情緒、壓力和作息等因素影響。還有搭飛機、出國產生的時差,也會打亂生理期喔。

經血過多除了造成經期生活不便,進一步導致貧血,更會影響生活及健康,若是發現有經血過多的症狀,應該早期就醫檢查,對症下藥。

附註:Jean Hailes 為改善女性健康為宗旨的一個全國非盈利性機構。他們目的在於提高女性對複雜健康問題的見識與了解。他們也在網上提供了一系列的健康資訊、研究調查和網上播客(即提供聲音擋內涵健康教育資訊)。相關網址:https://jeanhailes.org.au/resources/search/podcasts

**
責任編輯:李熔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