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鄉天主教堂攝影展 用影像紀錄12座教堂之美

「道路‧真理‧生命」原鄉12座天主教堂攝影展,即日起至8月30日於屏東美術館展出。 (屏東縣府文化處提供)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7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屏東報導)「道路‧真理‧生命」原鄉天主教堂攝影展,即日起至8月30日於屏東美術館展出,作品由在地紀錄攝影專家邱才彥及江敬業拍攝,以魯凱族杜勇雄神父參與設計修建的12座教堂為主角,用影像呈現教堂建築的神聖及獨特的原鄉風情。

屏縣府文化處長吳明榮表示,杜勇雄神父帶領原鄉部落族人共同修建12座天主教堂,將魯凱族與排灣族豐富的圖像文化融入天主教堂之中,展現原住民族獨特的文化價值與藝術美學。

1950年代屏東縣泰武鄉佳平村興建了第一座原住民天主教教堂,從此天主教信仰在各部落開始傳播,教堂的建築形式與裝飾風格也產生本地化的轉變。

神父杜勇雄表示,「地方的代表性是什麼?」是他在與部落族人討論教堂時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讓教堂不僅有教會特質,更找回族人傳統的精神。

杜勇雄說,1954年興建的霧台神山耶穌聖心堂,名列世界特殊教堂前百名之內,當時他還是修士,設計了100張跪椅,椅子的人面朝向聖言台,表達側耳傾聽的意思,背著手工編織的背袋,裡面裝著聖經、聖歌本,吸引不少國內外遊客前來朝聖。

展覽以好茶聖母聖心天主堂的外牆石板聖經圖文:「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為概念出發,藉由攝影展形式,從天主教的傳入、在地化、原鄉來的教堂-從部落到永久屋,展現屏縣原鄉部落的天主教堂樣貌,在地文化的生活形態、風俗習慣、藝術風格及歷史風貌。

展覽除邱才彥拍攝的40幅攝影作品,江敬業以空拍的視角為觀者帶來穿越時空的朝聖之旅,並展出「霧台耶穌聖心堂」的聖母像、讀經架、木雕祭台、14件刺繡苦路等聖物。

這12座教堂包括,三地門鄉青葉聖女小德蘭堂、泰武的吾拉魯滋聖維雅納堂、馬仕部落耶穌君王堂、武潭無染原罪聖母堂、佳平法蒂瑪聖母堂、禮納里瑪家玫瑰聖母堂、好茶聖母聖心天主堂、霧台神山耶穌聖心堂、大武玫瑰聖母天主堂、長治百合吉露聖母領報堂、長治百合佳暮無染原罪聖母堂、長治百合阿里聖采琪堂。其中有7座歷經八八風災重建。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