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改善科研人才結構斷層 台科技部推培植計畫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懿勝台北報導)為改善科研人才結構斷層問題,科技部9日表示,2018年7月下旬通過「愛因斯坦培植計畫」第二梯次共19件計畫,其中以「尚未任職」於台灣大專校院身分申請者共計11位,將給予8個月台灣教職覓職期,盼能為此鼓勵台灣大專校院增添年輕學者新血。

科技部表示,自2017年起規劃推動「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包括「愛因斯坦培植計畫」及「哥倫布計畫」兩類,其中「愛因斯坦培植計畫」是為鼓勵及延攬32歲以下各領域優秀年輕學者以大膽嘗試、勇於創新的精神投入學術研究, 開創科研發展新局面。

科技部說,今年4月初部長陳良基為號召年輕優秀的科研人才回台任教,特別親自率隊,與台灣各大學代表赴美國舊金山、洛杉磯、紐約及波士頓舉辦4場次海外攬才記者會及說明會,第二梯次受理申請之52件申請案中,任職於海外機構者共14位(占27%),包括美加、瑞士、日本等地,其中亦有7位獲計畫通過,高於第一梯次的5%。

科技部表示,第二梯次通過之19件計畫,涵蓋自然、工程、生命科學、人文等領域,包括研究高精準度重力波量測技術、開發智慧型影像導引顯微手術機器人系統、能取代高汙染、高分子塑膠材料之綠色材料等。

根據科技部統計,近年來台灣40歲以下計畫主持人比例,由2008年約四千人逐年降至不足三千人,已呈現科研人才結構斷層及老化現象。

對此,科技部認為,今年2月第一梯次通過之67件計畫中,原有16件計畫主持人係以「尚未任職」於台灣大專校院身分申請,截至8月已有13位獲台灣大專校院聘任,獲聘率達81%,本計畫對於鼓勵台灣大專校院增添年輕學者新血已有相當效果。◇

責任編輯:尚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