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父託夢 揭開一樁轉世奇聞

文/宋寶藍
font print 人氣: 1219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中國一些古籍中,記載不少和輪迴轉生相關的事例,比如有的前生是人,下一生轉生成動物,還轉生到自己原本家中。《夷堅志》就有一則這樣的故事,讀來令人唏噓不已。

宋朝時,筠州新昌縣有一戶鄒姓民家,豢養了一隻家犬。這隻狗極為溫馴,不管主人從哪裡回來,牠一定搖尾跳躍,歡迎主人回來。

一次,鄒家的男主人因為欠租,被抓到獄中,關了十多天才被放回來。鄒某回到家時,夜幕已經低垂。由於十多天都沒有見到主人,家犬極其高興,不斷地用爪去抓主人,結果抓破了主人的衣服。

有一戶鄒姓民家,豢養了一隻家犬。圖為清 李世倬《人物》局部。(公有領域)

鄒某認為這不是好兆頭,於是對妻子說:「遼山寺正在修建房屋,我想犒勞匠人,殺了這條狗,再加上五斗麵粉送給他們吧。」妻子也同意了。

遼山寺正在修建房屋,鄒某想殺了家犬,再加上五斗麵粉,犒勞匠人。圖為明 陸治《丹楓秋色》局部。(公有領域)

第二天,鄒某前往寺中,叫家僮背上一個盒子,一起走到寺門前,看到有一僧人正站在門口。僧人看到他們走來,向前迎接,說道:「不要打開盒子。裡面是不是裝著狗肉和麵粉?」鄒某大吃一驚,問僧人是怎麼知道的。

僧人說:「這件事說起來實在不忍心,不說吧又辜負他人所託。昨天夜裡,夢到施主的父親說:『我因為貪婪的原因,一直不能超脫,所以托生為自家的家犬。所以每次見到兒子從外面回來,都會出去相迎。他剛剛從監獄被釋放回來,我因為太高興,無意中抓破了他的衣服,所以兒子和兒媳就宰殺我,作為食物饋贈予人。』

鄒家男主人的父親,因為貪婪的原因,一直不能超脫,所以托生為自家的家犬。圖為清 佚名《十犬圖冊》之圖九局部。(公有領域)

『我雖然因此而死,但也有幸脫離了畜身。我前生積攢了一些白銀,悄悄地埋在灶外,因擔心被人盜取,這一生就常常睡在那上面。勞煩您告訴我的兒子,取出這些銀錢,作為佛事的費用,以資冥福。那剩下的銀錢也足以使我兒子度過餘生。』」

鄒某聽到這番話,心中悲慟萬分,說道:「家犬確實日夜都睡在那上面。」

鄒某把狗埋葬之後,回到家挖出銀錢,在寺中舉辦水陸道場,用以超度亡父。@*

鄒某的亡父託夢給僧人,希望僧人為他做佛事。圖為清 金廷標《白描羅漢‧羅漢(十二)》。(公有領域)

參考資料:《夷堅丁志》卷二

點閱夢境故事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生命輪迴轉生,中國古籍上有留下記載,轉生的不僅當人,也有轉生動物的,唐代曲沃縣就有這樣前二生的例子。命中富貴吉壽,其來有致,日主衰弱的命怎樣變成富貴吉壽好命?附篇八字命理實例分析……
  • 宋朝名臣王十朋,以鐵錚錚的高風亮節聞名於世,剛直不阿,直言不諱批評朝政,被稱頌為真御史。他自幼聰穎慧悟,記憶力強,頃刻能寫出數千言來。他在家鄉梅溪授徒,學生有幾百人,入了太學,師長都對他的文章刮目相看。
  • 前面幾章,我們從1942年天象與人間的對應和錯位中,展現了遠征軍初征緬甸的歷史真容,揭示了遠征軍因天象而勝敗的深層原因,以及4萬將士屈死野人山的真正功德所在——為今人逆天毀佛預演結局,為人類走過末劫而演義教訓。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 故事中的漁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報,既幫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個人積了很大陰德。自從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漁民就再也不打魚了。而漁民也得到了福報,在神佛的護佑下,不管災年豐年,他家的莊稼年年豐收,家中事事順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來,他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
  • 《壽康寶鑑》裡記載的一個因果故事,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藍潤玉的行為,在現代人眼裡,不僅不算啥錯誤,很可能還會被人以「痴情」「追求愛情」等來看待,會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戀」及「美好回憶」。可是,他的行為卻遭到了天譴惡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