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納管ICO與國際接軌 有助提升台灣能見度

政大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創新實驗室執行長臧正運。 (郭曜榮/大紀元)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國際上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理,重視度不斷提升,外界關注在台灣將由哪個部會負責。有學者表示,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在今年1月分成立資訊交換平台,台灣是該組織的正式會員,若能透過納管ICO(首次公開售幣)的活動,參與全球金融標準的形塑,將是提升台灣在國際上能見度的大好機會。

民進黨籍立委余宛如日前召開「區塊鏈暨虛擬通貨交易所自律討論」閉門座談會,政大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創新實驗室執行長臧正運指出,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是台灣少數可以正式參與的國際金融標準制定機構,該組織在今年1月成立了資訊交換平台,認為ICO屬於國際金融活動,牽涉跨境監理,全世界的主管機關應交換資訊,商討如何優化監理品質。

根據外交部資料,IOSCO成立於1983年,祕書處設於西班牙馬德里,旨在制定公正、有效率的證券交易業監管原則與標準,以維護國際證券市場的健全發展及投資人權益。現有124個正式會員(Ordinary Member)、19個仲會員(Associate Member)及64個附屬會員(Affiliate Member)。中華民國於1987年加入成為正式會員,業務主管機關為金管會。

臧正運並提到,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監理沙盒概念的國家,但該國並不以此為滿足,今年8月分又頒布了一份文件,找來全球11個主管機關與1個國際組織,將成立全球金融創新網絡(global financial innovation network),認為金融科技是全球跨域的活動,需要主管機關共同努力,讓業者進行跨境實驗,歡迎全球的主管機關提供意見。

該場閉門座談會的現場還有律師提到,目前全世界幾乎公認,ICO的納管是證券主管機關負責的事情;臧正運表示,若是如此,正好台灣又是IOSCO的會員,有機會透過納管ICO的活動中,參與全球金融標準的形塑,這是台灣提升國際能見度的好機會,因此他認為與區塊鏈金融籌資有關的主管機關,「金管會應是可以期待的對象」。◇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