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港土地供應公聽會民間爭議大

促收回閒置軍用地高球場 環團反發展郊野公園填海

19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舉行公聽會,多個團體及出席的市民都反對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要求收回閒置軍用地等。亦有市民批評「土地大辯論」是假諮詢。(蔡雯文/大紀元)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2018年4月開展的長達5個月「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將在下週三(26日)截止。19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舉行公聽會,多個團體皆反對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有大學生要求收回閒置軍用地,也有基層團體批評諮詢是權貴的「生財大茶飯」。

公聽會早上9時到晚上7時舉行,共五節公聽會。浸會大學學生許垣桓不滿中共駐港部隊的軍用地過大,她指駐港部隊近萬人,卻佔用2,700公頃土地,即每名駐軍可佔地約3,300平方米,港人居住空間卻遠遠無法達到,質疑有多少家庭可享用到16平方米。她指,過往有不少例子可收回閒置的軍用地,批評「土地大辯論」的「點心紙」選項沒有包括收回軍營用地。

眾多市民和團體代表出席公聽會表達意見。(蔡雯文/大紀元)

市民反對公私營合作發展

土地公義分配關注組成員鄧寶山希望當局關注基層居住環境,他批評土地大辯論的選項背後,都是「生財大茶飯」,「172公頃的高爾夫球場一千元一年租金,會籍就賣過千萬,等於無本生利。保衛球場是向市民表示不要阻我發達,用來建屋是斷我財路。」他又批評基層居住慘況被利用,令開發土地合理化淪為「搵真銀」的技倆,「公私合營發展農地的先例一開,發展商農地可升價十倍,背後是數百億元的『大茶飯』。東大嶼填海製造基建大白象,背後更是幾千億的『大茶飯』。整個土地大辯論根本是金錢遊戲,權貴瓜分土地利益。」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組織幹事陳穎彤也要求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建屋。

馬灣居民潘永樂同樣反對政府以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建屋:「(我)深深感受到公私合營是一個失敗例子。(發展商)取得專營的交通權,不斷提出削減我們(來往)中環及荃灣渡輪(班次),令居民生活大受影響。」

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及周諾恆向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副主席黃澤恩等派發小冊子。(蔡雯文/大紀元)
黃澤恩等接收社民連的小冊子。(蔡雯文/大紀元)

憂人工島易受天災影響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表示,已收集逾4萬人意見,同意保護郊野。他批評當局一直將郊野公園形容是邊陲地帶,他們已收集很多可供使用棕地的資料,認為現在根本不是考慮發展郊野公園的時機。

環保觸覺、綠領行動、350HK等多個環保團體也派代表出席,就東大嶼都會人工島填海等議題表達意見,並多番警告氣候變化加劇,預料比山竹更強的颱風可能每年出現,要求土地小組和政府必須考慮氣候變化問題,不應置龐大人口於危險中。他們會繼續推動聯署,邀請市民把握機會於本月下旬土地小組諮詢期內,踴躍表達反對東大嶼都會人工島及填海的意見。

另外,昨日多個政黨團體都先後到立法會及政府總部,向出席發展委員會公聽會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抗議,要求收回權貴用地,以建公屋、居屋、院舍、醫院,及反對填海。新民主同盟認為,近日強颱山竹風災,凸顯填海人工島方案不可持續,當遇上自然災害時,人工島勢成孤島,市民性命財產難保。並指土地問題癥結在於香港無法承載龐大的境外需求,包括移民人口和投機炒賣,導致土地和房屋價格飆升。遏抑境外需求才是解決之道,包括減少各類移民人數配額,限制境外買家進入本地房屋市場,「沒有那麼多人,就不需要那麼多地興建那多房屋」。◇

新民主同盟要求減少各類移民人數配額,限制境外買家進入本地房屋市場。(蔡雯文/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