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惠台?賄台?北京留學生徬徨實錄

人氣: 780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9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曼沅台北報導)年初中共宣布31項惠台措施,使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此外台灣人還可與中國公民擁有同等待遇,如台籍研究者可申請中共國家社會科學等基金,放寬兩岸合拍電影、電視劇在主創人員比例。這些囊括商業、學術、影視娛樂的「惠台」政策,究竟誰受惠?

名為「交流」實為「招待」

負笈北京念書的陳同學(化名)畢業於台灣頂級大學碩士班,在台灣念書時就曾多次赴中國進行學術交流。他表示,這些所謂的「交流」其實都是「招待」性質居多,2009年他就曾參與「愛國之旅」,這趟行程從台灣出發,到了北京機場後就直接轉飛小客機,前往呼和浩特,之後再行陸路進入陝西,經榆林入延安,最後再回北京,將近一個月的旅程,只需付從台灣到北京的來回機票錢,期間住宿、餐飲都有中共官員張羅買單。

陳同學說:「這樣的『交流』,誰不願意去?」儘管知道這是中共統戰部明目張膽的賄賂,但他說:「這是意識形態的問題,我不接受洗腦,只接受接待。」

陳同學同行的團員皆為台籍大學教授或研究生,一行約莫20人,進入內蒙後,他們入住當地最高級的五星酒店,隔日在由小巴士接送前往草原入中蒙古包,綿延不絕的現代公路,兩旁碩大的公共建築皆是仿照歐美巨宅,這棟似白宮,那幢有點像白金漢宮。陳同學第一次目睹了廣闊的「華夏」河山,還有複雜的「異國」情調。

一路上各省大小官員接力招待,從蒙古到陝西,每頓飯都有官員在場敬酒,不勝酒力的同學,還需師長擋駕護航。同團的一位學生,在紅酒、高粱混喝的情況下嘔吐,胃酸灼傷喉嚨,連夜送了急診室。那位同學錯過了參觀新華社發源地,但卻看到了延安軍醫院的真實景象,插隊看病、沒有隱私的看診空間,還有等不到醫生的大媽在地上哀號打滾。相對悉心包裝的「大國氣象」,「延安醫院」裡的庶民生活才是真正的中國生活日常。

中國高考競爭激烈,在營養針與特續班培訓下的各省學生需打敗無數對手才有機會進入大學,若就讀北京、清華那更猶如科舉及第,是未來人生的勝利組。但台生,只要準備好論文題目、找好博士班導師,就可入學,甚至基礎的英文檢定都免試了。在「台灣大學缺乏國際競爭力,中國大學世界排名遙遙領先」這樣的宣傳觀念引導下,陳同學選擇負笈北京攻讀博士生。

在中國將近6年的求學時間,陳同學卻未真正融入當地的生活圈,儘管吸著一樣的霧霾、忍受一樣的水汙染,一樣小心翼翼的選擇食品,避免吃到黑心假貨。但他發現,從未有中國學生將台灣人視為「同胞」,早期或許會羨慕台灣的經濟發展、民主價值,但近年來卻只剩下對台生、台商赴大陸搶資源的鄙夷和訕笑。陳同學說:「一起吃飯、喝酒,聊聊學術可以,但從未有真正交心。」

中國學術研究經費雖多,但統籌分配並不透明,不當挪用研究經費的情況是常態,甚至某些名牌教授的研究生吃飯、請客都可以報帳領公款。一開始陳同學訝於教育界這種貪腐的現象,但久而久之也就見怪不怪,也慢慢理解,中共官員為何能動輒貪汙數十億人民幣。

網路封鎖、無法使用通訊軟體對陳同學似乎影響不大,他說:「每個人都會翻牆。」北京的某些大學內部還擁有開放的網路學院,陳同學說:「因為是使用Wi-Fi,只要走到那附近Line就會突然跳出來。」陳同學發現,很多中國大陸人並非不能看海外新聞報導,而是自我屏蔽,選擇不看。

畢業後前途仍充滿不確定

博士畢業論文完成日期越近,陳同學對未來就更迷惘。他說:「台灣幾乎回不去了。」近年少子化造成台灣各大專院校減招,陳同學這種「外來」的教師很難找到正式教職,甚至是代課助教都不容易。台灣高等教育飽和流浪博士在中國早已不是新聞,但在中國大陸取得學位後卡在兩岸的高教人員更是徬徨。

陳同學表示,目前台灣籍教師在大陸任教幾乎都是「約聘制」,一般而言是3年一聘,但對台籍青壯年研究者卻是很大的誘因。因為在所謂的「惠台」政策下,中共提供的基本薪資不僅相對台灣高,還有許多「不透明」的議價空間,如剛畢業的博士生就可以副教授任聘,不用從講師、助教慢慢升等,但條件可能是任聘後需在3年內出產大量學術著作,升為教授。

陳同學說:「有些學長選擇了這樣的合約,但他們卻一點也沒有把握,因為缺乏就業保障及未來發展也是充滿不確定性。」這些合約是否續聘全由學校決定,除了無法累計年資外,能否在3年內升等也是個巨大挑戰,中國學術界存在諸多派系與潛規則,儘管有專業的研究實力,若無廣闊的學術人脈為後盾也難找到發表機會與生存空間。

當了6年的「台生」,陳同學並不想再繼續當「台師」。當初的理想與願景早已化為泡影,北京生活的磨練讓他有時會思考,是否所有的嘉惠台灣都只是賄賂台灣?畢業後陳同學要選擇留在中國任教或回台灣,陳同學沒有答案。

中共的惠台政策真的讓台灣學子、高教人才受惠嗎?或者只是略施小恩小惠,用賄賂的手段讓人們產生信任,但卻從此走上一條「回不去」的路?接受惠台政策後的台灣人是否還能說:「我不接受洗腦,只接受接待?」◇

責任編輯:于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