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造礁生物地景奇觀 科博館「眾志成城」特展

科博館「眾志成城」特展,展出的不同種類生物礁。(科博館提供)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瑞台灣台中報導)「如果地層中的生物礁是史書,現生的生物礁就是活生生的立體電影!」科博館即日起在第三特展室推出《眾志成城—生物礁特展》,地球漫長生命史上各種,建構的地質構造,擷其精華展現,展出的132件標本中有大型生物礁標本、疊層石礁和層孔蟲礁,還有眾人所熟悉的珊瑚礁與藻礁標本等,值得喜歡探究關懷並保育生物礁的民眾觀賞。

展覽內容分為四大主題,從展場入口兩座大型生物礁標本開始介紹「生物礁」這個讓一般人看似熟悉又帶點陌生的名詞,說明造礁生物如何在艱辛漫長的過程中建造礁體,以及釐清一般對生物碎屑沉積形成的岩石和生物礁的差異。為了讓民眾瞭解各種「生物礁」的型態與構造,更展出了博物館「壓箱寶」等級的珍貴標本:億萬年前的疊層石礁、層孔蟲礁、深海造礁珊瑚、近千隻管蟲聚集黏砂造管所形成的「管蟲礁」等,還有眾人所熟悉的珊瑚礁與藻礁標本。

20日開幕式由科博館館長孫維新主持,孫維新致詞提到生物礁除了保護海岸之外,也提供生物多樣性,在人類生活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更以乾淨能源會讓藻礁受到影響議題為例說明,博物館有責任扮演科普教育轉化的橋樑,用科學把事實真相告訴民眾,不預設立場只訴說真相。

策展人科博館地質學組王士偉主任表示,這次特展共計有132件標本,其中22件是生物學標本,特展門口兩件大標本是從採集地桃園新屋開挖帶回的標本,讓民眾能近距離觀看珊瑚藻礁灰岩的切開面。王士偉主任期許能把有價值的自然物留在博物館裡面,由不同學門領域的科學家做不同研究解釋,可以解析發現更多的地質故事。

本特展最後一個單元介紹生物礁的重要性。從科學研究到人類生計維繫,生物礁的保育與研究都有鑒往知來的價值,生物礁的生物與海底美景都是大自然設計的靈感寶庫。造礁生物原地生長形成的礁岩,雖然沒有奇特的樣貌、絢麗的色彩,但是和生物礁關係密切的生物們卻以此為生命舞臺,而台灣多樣豐富的生物礁分布,也是支撐本島海洋生態多樣性的堅實基礎。

科博館《眾志成城—生物礁特展》展期至至2020年5月底止。

責任編輯:英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