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灣區退休理財

養老年金 到底是不是一個好投資?

退休, 老人

年金是一種穩定、固定的退休保障金。但它算是好投資嗎?(Shutterstock)

人氣: 15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11月25日訊】文|Amanda・灣區退休理財專家
相信大家在灣區經常聽講座,尤其聽到年金的講座都覺得非常誘人,其實這裡有沒有誤區呢?今天我要為大家講解一下年金的概況。年金與社安金的目的都是養老保障,但是很多講座對年金的過分敘述,讓大家覺得買了年金以後就會發大財,覺得它是一個好的投資產品。

舉個例子,我們在美國工作的都會得到社會安全金。社會安全金是一個好的養老保險,但不是一個好的投資。社會安全金的目的就是活到老拿到老,如果你今年65歲退休活到95歲,你拿30年,那你可能就很划算了,同樣年金也是一樣,他的意義所在是提供一個源源不斷,長活常有,活到老拿到老的自製社安金。

年金其實等同社安金

你很難去說社安金是不是一個好投資,因為如果你今年65歲退休拿到75歲就走了,他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投資,但如果你從65歲拿到95歲,你也許可以說社安金是一個好的投資,原因只因為人的壽命長。可是壽命的長短連當事人也不知道,因此社安金不能算是一種投資。年金也是同一個概念,所以我經常跟客戶講,年金不是一種投資,而是一種養老保障金。

我們常常聽到很多誘人的年金,他們提供的條件都非常好,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慎重選擇呢?用一家保險公司作實際例子,假如一個人在50歲的時候參加此年金,存進去100,000,他60歲的時候從年金中每年領退休金,領了10年這個人70歲,就離開人世了,他總共領了157,270。那麼對這個人來講,年金並不是一個好投資。也許這10年間,從此人50歲到60歲這段時間,他把錢拿去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他也許不止賺150,000,因此當他70歲過世的時候,會留下更多的財產給後人。

可是另一個人王先生,他有長壽的基因,家裡長輩都很長壽,他活到99歲。他從60歲開始領年金,40年裡總共領到1,032,826。相反,如果王先生當初把這筆錢投到股票、基金、房地產,他也許賺不了一百多萬,對他來講,年金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理財產品。可是沒有人知道自己活多長,所以我會建議大家把年金作為退休養老,長壽風險控制的理財工具,而並不是因為聽了很多把年金誇大的講座,就把所有的資產都放到年金裡面,把它當成獨一無二的選擇。

大家要把心態放對,把年金當社安金看待。可惜社安金每月發放的退休金是有上限的,根本不夠花,年金就自然而然成為社安金的補充。除社安金外,多擁有一份穩定、持久的退休收入何樂而不為。大家要把它當成是養老保險的心態,老了錢不夠花的保障金。只要把心態擺正,對年金的目的有正確的認識,就不用擔心買錯理財產品。

年老時如何管理財富?

有的人會說我很會理財,我做股票、基金、房地產做得非常好,我不需要利用年金的收入來養老。當一個人在55歲、65歲甚至75歲的時候,他不會覺得自己有不會理財的一天。可是當年紀越來越老的時候,您是否還有精力去管理動盪非常的股市,和房地產需要處理的事務,例如租客維修⋯⋯等等呢?把資產轉給兒女,你是否能夠保證兒女或他們的配偶不會打你財產的主意呢?

我就親身聽過媽媽把財產轉給兒子,媳婦把財產歸為己有,弄得老人家晚年生活很淒涼的案子。當你不能理財的那一天,年金就會發揮很大的作用,因為它像社安金一樣,每月固定都會有養老金打到你的銀行帳戶,不用管理就有收入。即使老年癡呆症也不用擔心,只要你活著錢就進來。也許賣掉一些已經賺錢的物業、財產、股票轉換成保證終身收入的退休年金,分散投資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退休計畫。

提供穩定、長久的養老金

任何投資工具都不會有像年金一樣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我活得很長壽,年金一直用到老,我賺到了,我活得短沒關係,這只是一個長壽保險,雖然我自己沒有拿到很多的養老金,但是我卻可以把剩下沒有用到的現金值還給家人,如果用這個心態去看待年金,這個養老保險金,就不會對年金失望了。好像大家也不會因為買了車子保險、房子保險沒有用到就不高興一樣,也不會覺得吃虧。

如果對年金或其它退休理財計畫有任何疑問,請聯繫諮詢退休理財顧問Amanda Wu,電話:408-460-8623。辦公室在Cupertino和Fremont。本公司致力研究市場上各種退休理財產品,以幫助不同年齡層的客人為目標,尋找對不同客戶最理想的理財項目,並確保計畫的適宜性和保險公司的穩定性。#

註:本文僅供投資理財介紹,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且個人情況皆不相同,無法一概而論,如需進一步了解請諮詢Amanda Wu或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務必了解投資皆有風險,《大紀元》無法承擔相關損失責任。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11月23日理財版

每週為您獻上舊金山最新消息

責任編輯:李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