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你看不見的玄機

【西遊漫注】(43)佛祖掌中(3)

作者:挪威龍王

清彩繪《西遊記》插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89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9年02月28日訊】

(43)佛祖掌中(3)

因為這時候,如來他代表西方極樂世界而來的。念動西方極樂世界之主阿彌陀佛之名,是跟阿彌陀佛在溝通,他就是根據阿彌陀佛的意願前來的。

所以說,孫悟空真正的師父,不是如來佛祖。唐三藏、豬八戒、沙和尚等人是他如來佛祖的弟子,孫悟空不是。不錯,在修煉的路途中,接手孫悟空的是阿彌陀佛。那你可能會疑問,就憑這三言兩語,你就敢斷言?三言兩語只是一個鍥頭,西天取經的故事本身能證明。

如來對孫悟空的評價是猖狂村野,也就是沒教養的傻蛋的意思。孫悟空這次見到如來這樣高階層的超有定力有涵養的大神,HOLD不住自己內心的空虛與虛榮,作了一首小詩兒,表明自己的前因後果。第一次,孫悟空道出了自己曾經尋師的事兒,只是沒敢說出菩提祖師的名號。

孫悟空說,為啥他要搶奪玉皇大帝的天宮呢?他說「在因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也就是說,他嫌棄自家的花果山了。嘻嘻,這個可是之前孫悟空沒有吐露過的內心的小祕密呀。怪不得,當初他跑上天去之後,一去就是半年,待了三四百年的花果山就這樣輕易的拋諸腦後,連個口信兒也不給自己的猴子猴孫們帶一個。猴子們抱怨他,他也渾然不當一回事兒。

孫悟空窺伺玉皇寶座的一個理由,就是人間的帝王都是輪流坐莊的嘛,啊,強者為王,勝者為英雄,啊。孫悟空覺得自己這個理由很充分,很理直氣壯。說了這句話,如來佛祖就根本不用再聽下去了,因為孫悟空絮絮叨叨地反覆論述的這個理由,沒有證明孫悟空暴力訴求的充分性,反而充分證實了孫悟空根本就不知道修道到高層是怎麼回事兒。

孫悟空強調的暴力搶奪輪流坐莊的天理,那只是三界內人間的理。如果孫悟空認為這個理就是天上地下唯一的理,那就說明孫悟空這方面的認識,還是大俗人一個。說明他的境界,並沒有完全達到超出三界。三界之內是強者為王的理,並且是三界內的人間。三界內的天上和地下,都不是此理。況乎三界之外的玉皇大帝之天宮?狂妄之人,一定也是忘本之人。狂妄與忘本、是孿生關係。狂妄忘本的人,一般都陷入愚蠢的自戀,現在的孫大聖就是這樣的。

孫悟空一番宏圖大表白、革命計劃,只是表明了他的沒品沒調。但是你知道,孫悟空是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需要搶劫天宮了呢?我認為是他第一次被太白金星領到天宮的時候,就在他見到玉皇大帝之前,孫悟空仿佛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看勾多時,並且就此起了妒忌之心。

孫悟空已經不用再說下去了,佛祖不用聽就已看出來他的水平和檔次,實在是粗糙不堪、慘不忍睹。佛祖如是冷言潑向猴子:「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

玉皇大帝是終生修煉,並且光修持就修了兩億兩千萬六百八十萬年,吃了這麼漫長時間的苦,消掉了自己的以及別人的無窮的黑業,才得正果為王。孫悟空就憑自己悟了一兩個道訣,剛剛解決死亡威脅的初級問題,就憑著變得花樣多、腳丫子跑得快,就要打劫別人。簡直是不開化的山賊一個。並且,孫悟空顯然是以為這世界就是天長地久的就是這樣的天地人結構,他顯然是不知道這三界是特殊開創的,更是不知道三界的創建,是不知道有多少的神仙、低級的、高級的、無數無上高的大神一起合作、協作創建的,當然了,他自然就無從知道,三界是多麼關鍵的一個世界,每一個參與做事的神仙,都是千挑萬選,精英中的精英。他甚至不知道,很多他見到的神仙,他以為就那水平,他以為水平比他還低,其實是不知道多高的層面上下來做事的神仙。

如來呵悟空:「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也證實了孫悟空的確已得人身,人的真皮,元嬰出世,但是他僅至起步階段。孫悟空別說動手搶劫的行動,就單憑這番狂妄的大話,就足以招致天殺,並且是比如來還高的上面的天。「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你看,這是如來都感到驚懼的更高層力量,如果孫悟空繼續癲狂下去,恐怕他馬上就會消失了,就不只是下地獄這麼輕鬆的了。那會是什麼?我猜那孫悟空就要徹底報銷了,形神俱滅。

如來最後一句話,「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說明如來是清楚知道孫悟空的本來面目是什麼的。玉皇大帝應該也知道,很多神仙應該心中都有數。

前面我說,許多人不知道天上神仙是執行輪值制度的。一方面我又否定孫悟空提出的輪值方案。是不是我實行人權的雙重標準啊?(待續)@

(本文在作者重新修訂後,授權大紀元獨家連載,轉載需經大紀元授權)

點閱【西遊漫注】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朱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遊記
    深度揭祕你看不見的玄機,《西遊記》。
  • 深度揭祕你看不見的玄機,《西遊記》。
  • 深度揭秘你看不見的玄機,西遊記。
  • 深度揭秘你看不見的玄機,西遊記。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 這首詩引著兩個古人陰騭的故事。第一句說:「還帶曾消縱理紋。」乃唐朝晉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那相士說:「足下功名事,且不必問。更有句話,如不見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豈敢見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縱理紋入口,數年之間,必致餓死溝渠。」連相錢俱不肯受。裴度是個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話休煩絮。一日張孝基有事來到陳留郡中,借個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處游玩。末後來至市上,只見個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驅逐他起身。張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與他幾個錢鈔。那朱信原是過家老僕,極會鑒貌辨色,隨機應變,是個伶俐人兒。當下取錢遞與這乞丐,把眼觀看,吃了一驚,急忙趕來,對張孝基說道:「官人向來尋訪小官人下落。適來丐者,面貌好生廝像。」張孝基便定了腳,分付道:「你再去細看。若果是他,必然認得你。且莫說我是你家女婿,太公產業都歸於我。只說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對答,然後你便引他來相見,我自有處。」
  • 說這漢末時,許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過名善,真個田連阡陌、牛馬成群,莊房屋舍,幾十餘處,童僕廝養,不計其數。他雖然是個富翁,一生省儉做家,從沒有穿一件新鮮衣服、吃一味可口東西;也不曉得花朝月夕,同個朋友到勝景處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時八節,備個筵席,會一會親族,請一請鄉黨。終日縮在家中,皺著兩個眉頭,吃這碗枯茶淡飯。一把匙鑰,緊緊掛在身邊,絲毫東西,都要親手出放。房中桌上,更無別物,單單一個算盤、幾本賬簿。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正是: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調。
  • 這八句詩,奉勸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貪圖利己,謀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韋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隨著大親,在紹興府開個傾銀鋪兒。那老兒做人公道,利心頗輕,為此主顧甚多,生意盡好。不幾年,攢上好些家私。韋德年長,娶了鄰近單裁縫的女兒為媳。那單氏到有八九分顏色,本地大戶,情願出百十貫錢討他做偏房,單裁縫不肯,因見韋家父子本分,手頭活動,況又鄰居,一夫一婦,遂就了這頭親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