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商依賴中共補助 專家:非長久之計

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5日在台灣大學舉辦「面對險惡的2020 台灣如何妥善因應?」座談會,邀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 (大紀元)
人氣: 102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9年05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美中貿易戰開打,重挫中國經濟,台商撤出中國之際,仍有人萌生是否該「危機入市、前進中國」的想法,5日包括:總統府資政陳博志與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等國內經濟專家,皆分別對此表示,「台灣能成功,何必到中國。」如果到中國得倚賴中共補助,絕非長久之計,不如不去。

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5日在台灣大學舉辦「面對險惡的2020 台灣如何妥善因應?」座談會,邀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陳博志與謝金河在Q&A時,探討美中貿易戰下,台商該如何因應。

陳博志表示,個別廠商若判斷在中國具有利基,仍可以選擇過去,但如果這些利基來自於中共給予的特權,在中國的處境會越來越困難。

他說,美中貿易戰下,即使中國採取公平競爭策略,也無法保證廠商能夠發展。窮國發展經濟較簡單,只要開放外資利用低工資與勞工,但當人民所得達到一定程度,無法以低工資競爭時,廠商要繼續發展只能靠自己。

陳博志指出,貿易戰背後的意義之一,讓台灣在做別人不會做的項目時,風險較小,成功的機會較大。各國採取公平的政策,讓產業更有信心的去發展知識與經濟,這幾年在根留台灣,成功抵抗低工資的競爭者,多是靠著努力研發自身的知識與技術。

他建議,政府應讓願意研發知識與技術者,引進更多的投資,能夠順利的創業,營造好的創業環境,這是目前台灣所欠缺的。外界都稱台灣的創新力是數一數二,但好的創業者沒有資金,其實是金融端存在問題,政府應該重視,「我們自己有錢不用,還搞成損失,且買了人民幣難賺錢,為什麼不用在台灣投資。」

謝金河表示,智慧財產權如果免費,就不會有人研發,美中貿易戰開打的原因之一,是過去30年來全世界資金與企業為了利益無條件的把技術投至中國,這已觸犯美國利益。美國透過加關稅,以搖大樹的方式要求中共調整,但中國這顆大樹需要慢慢搖,因此恐是長期對峙,「樹會搖很久,台灣對中國市場有迷思,但去了死更快。」

他指出,錢櫃過去在中國最高展店36間,但每年在中國賠了5、6億元,後決定關閉中國事業,錢櫃去年沒有中國的虧損,賺了3.65億元。元山科技前年在中國虧損3億多元,一度考量中國的龐大市場,捨不得撤出,去年才真正撤出,營收轉虧為盈,股價由低點的10元漲至現在的20多元。

謝金河表示,如果懂得把台灣市場耕耘好,把台灣做好,讓技術不斷升級,公司會越來越好。企業應跟著市場定位把自身架構完善,中國市場雖大,但經營不好仍會慘賠。美中貿易戰影響最大的是以中國當生產的基地的企業,今天企業利用中國廉價人力出口產品到美國,美中貿易一定首當其衝。◇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