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研院院庆 动物所标本和活体等着大家来看

人气 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0月19日讯】台湾中央研究院十九日举行每年一度的院区开放参观活动,民众不受天气阴霾影响,人潮不断,其中以动物所生意最好,从上古至现今,涵盖范围广阔,随时都有大批完整的标本和活体,不论中国鲎、四分溪的鱼虾蟹类、甚至此生难能一见的深海鱼类,都在动物所等着大家来看。

据中央社十九日报导,中央研究院院庆适逢周末,虽然天气不太好,但还是人潮不断,各研究所全数动员招待民众,解说员不停的发送文宣资料,还要应付一波又一波的小大朋友,光是解答各类问题就忙得不亦乐乎。户外部分,中研院的实验稻田、温室、四分溪生态解说,也聚集大批民众好奇的听解说,立刻上了一堂野外教学。

依往年经验,动物所内由于资本雄厚,上自数亿年前的动物标本,下至还在水里游来游去的鲜活鱼虾蟹贝类,一向是中研院的大热门,再加上科普演讲又介绍昆虫、有趣的海洋生物介绍,忍不住脚步要往讲堂移动,因此动物所生意最好,人潮一早上不断,个个抱着好奇心进来,又带着满足的表情离开。

动物所这次端出来的好料,包括萤光鱼的展示,以及斑马鱼的抗寒表现,甚至使用基因转殖技术“创造”出具有绿萤光肝脏和红萤光肠道的斑马鱼,相当稀奇,;另外流经南港地区的四分溪也在成功保育下生机盎然,一整排水族箱各类水中生物快乐的游着,让人看了真舒服。

另外还有中国鲎的标本与活体的展示,这种生长在金门沿海的鲎是潮间带生态的指标,已经生存在地球上超过四亿年,现场大大小小标本让解说员说个不停,水族箱里数十只只有一龄的活鲎不太移动,乍看之下以为是砂石。

解说员告诉小朋友,中国鲎在较热的水域脱壳较快,每脱一次壳就成长一龄,通常要十年以上才有繁殖下一代的能力,由于中国鲎的特殊长相,通常被人用来挂在门上驱邪,研究人员则用它来研究中药的药引、血清制作检测内毒素的鲎试剂和视觉与神经系统的研究。

最特别的是,鲎的两个复眼功能与构造具有光侧面的仰制作用,可以加强所看到的图像的反差,使模糊的形象更清楚,人们便利用这种功能改良电视机的影像功能,提高影像清淅度。

另外在地下一楼展示着一生难能一见的深海鱼类标本,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类超乎人类的想像,原来在地球的另一个世界生存着大家完全想像不到的生物;展示中还有一条长达五点七公尺,重达三十五公斤的皇带鱼,它是两年前的九月二十八日于花莲崇德的定置网中所捕获,这种鱼生长在二百到五百公尺的深海,渔民们称它为海龙王或龙宫使者,长相相当震撼人心,非常值得一看。(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湾完成全球第一个次毫米波段阵列望远镜
台美合作 次毫米波阵列望远镜 正式运作
中研院历史文物陈列馆正式开馆
康熙皇帝传位遗诏现台湾 推翻民间传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