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安然無恙

font print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30日訊】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於趙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後處理,趙威後是一個很能幹的婦女。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後。趙威後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齊國使者聽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 趙威後笑著說:“不是,如果沒有收成,怎麼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麼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捨棄根本而只問枝節嗎?”

  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趙威後和使者的對話的原文是: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

  這也就是後來演化出的“安然無恙”這個成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語故事
  • “草菅(jian)人命”這則成語的菅是一种茅草。看待殺人像看待刈割茅草一樣。指統治者濫施淫威,輕視人命,任意殘害人命。
  • “滄海桑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世界上的事變化極大。
  • 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作“倀”(chang ),倀會死心塌地地為老虎奔走效勞。
  • 圓澤(一作圓觀)是唐朝一個高僧,有天與好友李源行經某地,見有個大腹便便的懷孕婦人在河邊汲水,圓澤於是與李源道:
  •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樑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 《謝安傳》裡記載著:“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其中的“始末不渝”,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始終不渝”。
  •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人叫盧毓。他十歲就成了孤兒,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在兵荒馬亂中,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日子過得很艱難。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讚。
  • 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音gu)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為一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為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