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這是誰的人生

理查•卡爾森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2日訊】我終於問了自己這個問題:這究竟是誰的人生?當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就曉得我必須改變了。

我並不想騙自己說,我對每個人的痛苦,都能感同身受。雖然,我非常渴望他們烏雲密布的臉上,可以因為我的關心或幫忙,出現難得的陽光。

她和許多十七歲的男孩女孩一樣,對自己未來的方向十分疑惑。她是個夜校生,白天在某公司打工,老闆和同事們都對她不錯,但她得為自己的生涯抉擇:她想上大學。但以目前狀況來說,得利用白天上補習班,可是老闆表明瞭“少不了她這麼一個人”,不希望她辭職(而她也捨不得這份薪水),所以她陷入了“非常巨大的痛苦”之中。

什麼嘛!你也許會覺得好笑,聽起來沒有“非常巨大的痛苦”啊。和我的反應一樣。你會覺得,她總要做選擇,一切都可以解決的。你若是成年人,必然會想像我一樣告訴她:尊重你的人生決定,任何公司少了誰,都像地球一樣,不會停止運轉。但我們都不是真正的當事人,所以在她看來,才可以說得如此輕鬆。

在十五二十的少年時(其實,七老八十的人也一樣),我們常因為別人看來“實在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陷入非常巨大的痛苦”,連個小小的決定也使我們肝腸寸斷。

陷入混亂和痛苦無法避免,然而,一個生命的樂觀者,會比悲觀的人早一點做決定,早點跳出混亂的漩渦來。

這究竟是誰的人生?當自己多方考量覺得各有利弊而無法選擇,當周遭眾說紛紜企圖左右我的決定,我總會在燙熱的騷亂暫時停止之後,深呼吸,問自己這個問題,然後,撥雲見日,未來的路就在腳下和我打招呼。我做過許許多多沒人看好的選擇,只因為這是我的人生,我覺得這樣對我比較好。

“該怎麼辦?問問你自己吧,你想怎麼樣呢?”對於身陷困惑的人來說,我們惟一有用的幫助,是請他們找出自己的答案。連自己的意願都搞不清楚的人,任何幫忙,只是幫忙製造混亂。

很多人關心自己能否長命百歲,卻從未問自己:這是誰的人生?萬一活到了一百歲,才問自己:天哪!我為誰而活?對我來說,那可比看《七夜怪談》更恐怖。

“走我自己的路?聽我自己的就對了?萬─……走錯了怎麼辦?”建議一個人選擇自己認為對的那條路時,總會發現,他們並不信任自己。還有人曾直覺地回答:“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就是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那殺人放火怎麼辦?”

“你會去殺人放火嗎?”

“當然不會。”他又直覺地回答。“那你在擔心些什麼?”我實在不理解,為什麼每個人的自信心那麼低,總會推理到一放任自己,就會無惡不作。

我相信真正殺人放火的人,從沒清明地問過自己:這究竟是誰要的人生?

如果那是你要的人生,凡走過的,就不會是冤枉路。永遠無法回答或面對這個問題的人,仿佛水母,在無意識的一張一縮之間,過了一生。(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個人,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他走路在想,吃飯在想,連睡覺做夢都在想。 這天,他把自己的心思告訴了周遊列國剛剛歸來的孔子。
  • 有些人總是過分重視智力測驗,過於相信所謂“智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弊端。人的美好特質是多種多樣的,怎能以一份智力試驗定奪?盡管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競賽中名落孫山,但在某一方面,你也許可以發揮你獨有的、奇蹟般的創造,使生活充滿無盡的樂趣。
  • 一天深夜,我沿著一條燈光昏暗的小徑走回家。經過一片厚厚的叢林,我突然聽到有人掙扎喘息聲。我慌亂地停下腳步,仔細的聆聽。果然沒有錯,那是兩個人悶著頭在扭打的聲音,或間夾雜著衣服撕裂聲。我立刻明白,就在這咫尺之遙,一個女人被襲擊了!
  • 美國,一所大學普通校舍裡,住著兩個大學生,一個叫法蘭克,另一個叫保羅。貧窮的保羅幾乎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就不得不靠向同學四處借債度日。畢業時,負債達1200美元之多的保羅不辭而別,從此在同學中銷聲匿跡。
  • 在杭州讀書的時候,每天晚上,我們宿舍的幾個人總愛閒聊。那天晚上,大家心血來潮,提議每個人講故事,要求必須是真事,主題必須是“陰差陽錯”。
  •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劃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為甚麼不待久一點, 好多抓一些魚?
  • 一位青年作家,一度感覺人生乏味、意志消沉、靈感枯竭,他不得不求教於醫生。醫生建議他做一次精神之旅──到幼年時最喜愛的地方度假一日,並給他開了四張處方,囑咐他按指定的時間拆閱。
  • 最讓我感覺新鮮的,是人行便道的瓦青色中,多了一條磚紅,不寬,上有一條條凸稜,遠看像一條紅線,貫穿著那條街的始終。且有很多分支,折向每個汽車站的上下口,而在與每個街口、胡同口的交界處,用另一種帶有圓突的方磚鋪出斜坡。
  • 從前有個財主,他的土地象藍天一樣大,他的牛羊能蓋滿三座山崗,他的房屋象彩畫一樣華麗,他的錢財自己也數不清。可是,他從早到晚都在盤算,怎樣叫別人破產,自己更加發財,弄得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好覺,瘦得象工布森林裡的老猴子。
  • 我們常為失去的機會或成就而嗟嘆,好像自己應該得到自己向要的一切,但往往忘了為現在所擁有的感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