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杜导斌:北约东扩 中国何为

杜导斌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2月3日讯】不能战胜他,就要设法作它的朋友。做不成朋友,也应避免作敌人。道理是如此简单:选择作敌人,就是失败的开始。

对未来百年全球军事政治格局影响深远的大事在我们眼皮底下说发生就发生了,本月21日,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区域性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决定吸收巴尔干和东欧7国加盟。冷战时期的冤家对头,如今把酒言欢。至此,昔日还是“山那边”的巨兽赫然出现在中国背后。不仅如此,西方还有人放出话来:未来10—15年,北约将可能深入中国的“后院”,哈萨克斯坦,乌孜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也将成为北约的“和平伙伴”。斗垮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挟雷霆万钧之势直抵“社会主义”中国边境。是向这个无敌巨兽挑战?还是起而迎接?我们做好准备没有?

中国仅剩的几颗“抱残守缺”着毛式思维的心大概不是在愤怒,便是在颤抖。“联合亚非拉抵抗美国纸老虎”固然已成梦呓,“联吴抗曹”式的“联俄制美”也已破产。我们祖传的智慧已无法因应当今时局。那条通向“不败”且可争胜的路在何方?

“据BBC11月14日消息,北约官员透露,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关呈远在今年10月10日与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举行了秘密会晤,并提出双方未来应定期接触,讨论一些战略概念,共同威胁以及北约在中亚地区的活动等”(无名氏《北约东扩 中国转向 秘密接触寻求对话》,载于北大三角地),这是北京迄今为止所走出的罕见的一步好棋——对好棋我们总是要加以赞赏,不论是谁想出来的。这着棋之所以值得称赞,只因它说明北京已从“对抗思维”的怪圈中幡然醒悟,终于表现出“合作思维”的趣向。我们不会忘记半个世纪来北京对北约怀抱的敌意,北京一直公开指称北约是美国控制的傀儡组织。这种源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的敌意曾使北京吃足苦头:南斯拉夫大使馆挨炸,却只能自舔伤疤。但是,仅以这一步好棋就断言北京暴力政权放弃了“武力争雄”的惯性思维还为时尚早,从北京不惜钜资大肆购买现代先进武器之举不难看出,北京的全球战略仍在远离“务实”的歧路上徘徊。

现在又是我们向俄罗斯大哥虚心学习的时候。莫斯科支援北约东扩,原因是:“北约已成为反对全球恐怖主义及21世纪面临的各种其他威胁的防御性机构”。与某些借口“当今世界总体和平但仍充满危险变数”以作质量扩军口实的人们不同,我认为,当今世界格局是近200年来中国面临的最好时机。我们大可以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下“借伞遮雨”,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旁边放心大胆地休养生息。这两个条约组织在保障其成员国安全的同时,客观上也建构了世界共同安全体系,我们对它们的顺应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其实是在利用它们,通过提供低成本的合作,将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反恐的巨大成本间接地转嫁给了富国。我们不需要向警察开工资,却可以免费享受到世界警察提供的服务,真是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应该学一学19世纪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在实行军事上的“孤立主义”的同时,借助WTO等机制实行经济上的“扩张主义”。远离军国主义路线,将有限的宝贵资源悉数用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美国,实行军事上政治上的合作主义以保全自身,同时,经济上实行“和平竞争主义”以发展自身。对台湾,从“统一”的本位上后撤,消弥战争因数,以“双赢”作为建构两岸关系的唯一准则,将“统”、“独”的裁定权交付给两岸民众和时间去抉择。

我把这种战略新思维称作“军事上的消极主义和经济上的积极主义”。要特别加以说明的一点是:军事上的消极主义不等于犬儒主义,中国所需要的不是在国际舞台上成长为为所欲为的老大,而正是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要成功实施这种新战略,除了决策层思维方向及决策层产生程式必须变更外,一个关键就是中国军队的理念必须根本转变。首先,军队要由权力中枢的积极力量后退为幕后的消极力量,必须遏制军事上层的政治野心,彻底改变“枪指挥党”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观念,将“党军”改组为“国军”。其次,军队的职能必须重新定义,保留“维护国家主权”,弃守“维护政权稳定”——政权是否稳定得由民众用选票说话,军队要放弃作为政权工具的职责,成为彻头彻尾的国家利益保卫者。其三,军队的数量和质量以“够用”为原则,将“领先”、“强大”等理念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国家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在与北约对抗了几十年后,现在学着做做朋友,也许感觉会好得多。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京决定批准京都议定书协议
中国驻纽约外交官吃了五千多张罚单
中德就如何处置北韩难民达成协议
先访休士顿再晤布什 传江不只去德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