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创刊四分一世纪 各界祝贺纷至沓来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2月7日讯】在中共的强大压力及艰辛的情势下,始终本着为中国的自由﹑民主﹑及人权而奋斗﹐一九七七年创刊于香港的《争鸣》月刊﹐于11月30日在纽约法拉盛喜来登酒店,与侨、学界、民运等知名人士、和支持《争鸣》的忠实读者群﹐共度了创刊25周年的庆祝活动。

纽约全侨盟理事、政论家凌锋夫人杨月清女士主持了庆祝酒会。新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致开幕词﹔纽约三民主义大同盟秘书长李勇介绍了《争鸣》的历史。各界来宾代表致词者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中华公所主席伍廷典、普林斯顿中国学社主席苏绍智、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会主席马克任、民进党美东党部顾问洪哲胜、《争鸣》顾问委员会代表朱永德、中国宪政协进会主席王丹、以及中国著名异议人士魏京生的妹妹魏玲等人。杨月清女士并宣读了来自余英时、林培瑞、丘宏达等著名学者和方励之﹑刘宾雁等知名异议人士的书面贺信。出席者尚有钟侨征、伍锐贤、陈玉驹、梁君甫、黄玉振﹑戈扬、司马璐、陈一咨、刘青、薛伟、王涵万、朱林骥、张国威、王若望夫人羊子、陈静枝和简金树等社区领袖、学者和民运人士。《争鸣》执行编辑明蕾、波士顿民主促进会主席陈志强专程与会﹔刚从大陆逃亡台湾再辗转到美国的中国大陆民运人士唐元隽也到会接受致意﹔正在同一酒店演讲的中华民国救国团主任李钟桂,亦亲临祝贺。

《争鸣》杂志创办人温煇在致答谢词时首言“今天是感恩节。”﹐顿时台下纷云“过了﹗”温煇不慌不忙、幽默答复“今天是《争鸣》感恩节。”感谢大家对《争鸣》杂志的支持。由政论家、《争鸣》资深作者凌锋主持25周年记者会并由温煇接受答问,来自新唐人电视记者提问中国于特区政府推出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争鸣》将如何面对﹖温煇指出《争鸣》准备两条,分别为合法与非法斗争两种途径。一为在官方发行渠道的合法斗争﹐《争鸣》在中国大陆是被禁止进口的﹐但在过去官方订购两千本,今日已被缩减为一千本。他则希望《争鸣》于未来不用非法斗争。多半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争鸣》。凌锋表示近来在香港销售量有上升趋势﹐来港的大陆游客多爱买《争鸣》等政论杂志﹐同时一般接待大陆游客的家庭旅馆也多提供《争鸣》等杂志。

《争鸣》的25年与中国的25年休戚相关,所以酒会后举办了‘中共十六大与十六大后的政治情势’的研讨会﹐由《争鸣》学人顾问委员会召集人杨力宇主持﹐并由温煇、苏绍智、凌锋、严家祺、李勇、胡平、朱永德和王丹等主讲。苏绍智在发言时表示新一代领导民主化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事安排由江泽民事先内定﹐体现了人治﹐而江泽民仍留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使中国距离民主之路愈来愈遥远。凌锋则不信这次大会没有斗争﹐他以十六大前后中央在名单上宣布时的疑点分析政治情势﹐例如为何贾庆林、黄菊上调中央事先发表﹐同样情况的李长春﹑吴官正却不发表﹔李瑞环为何68岁就得退休等等。李勇则从资深新闻记者角度看问题表示不管哪一代出来﹐只要进入此政治架构中﹐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他对前景持悲观看法。《北京之春》主编胡平认为半个月前网站就有中共内部名单,说明是在照剧本演出﹐并从“江胡”与“邓江”关系不同进行分析。严家祺、朱永德和王丹则对未来的政治改革持比较
乐观态度,王丹更期望当政者未来可以有和理性反对派结合的一天。谈到十六大和两岸关系﹐杨力宇教授回忆1983年他同邓小平的会面引起人们的兴趣。

《争鸣》在九七香港回归中国之后实现了“跨越九七”的承诺,坚持继续在香港出版,并继续鼓吹政治改革及政治现代化。在各界来宾代表的祝贺支持下,人们期待《争鸣》有更进一步的成长。(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全美医保欺诈大扫荡 纽约两华人在193名被告中
庄文怡社区会 西人居民抱怨86街脏乱差
纽约市府恢复图书馆预算 周日可望重新开放
布碌崙火灾四人受伤 锂电池又是罪魁祸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