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七)

划時代的新學科瀕死體驗研究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8日訊】

2.6 瀕死體驗在中國

在國外的科學家對瀕死體驗展開研究几十年后,在中國也終于出現了介紹瀕死體驗的書籍,比如《瀕死體驗訪談錄》從不同角度探討死亡,作者列舉了大量瀕死體驗的個案,根据瀕死者引人入胜的語言,客觀地陳述了人在瀕死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該書編輯認為人們對于不可避免的死亡,除了恐懼心理外還有好奇心。而此書不但能滿足人們對于有關死亡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使人重新理解死亡,更加珍視生命,更加有意義地生活。在官方大報上也能看到關于瀕死體驗的文章,例如中國青年報在2000年6月7日,就曾刊出了系統介紹瀕死體驗的文章《人是如何辭世的》。

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研工作者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我們這里摘抄一段天津安定醫院院長、精神醫學專家馮志穎,以及其合作者、天津安定醫院副主任醫師劉建勛發表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大眾醫學》1993年第5期的論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國唐山市,一場大地震使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傷。中國的醫務工作者曾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難脫險的一些人作過調查,他們多是被房屋倒塌砸傷埋在廢墟下的幸存者。幸存者當中的半數以上的人回憶說,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种歡樂或愉快的感覺,并覺得思維過程异常迅速,浮想聯翩。此時,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視,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轉浮現于腦際,飛逝而過,且內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節,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戀場面、工作佳績、獲獎喜悅等。這种現象被稱為生活回顧或“全景回憶”。

一位唐山大地震時只有23歲的劉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來。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与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受厂里表彰時的喜悅……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節。”她說,在得救前的短短几十分鐘瀕死過程中,她體驗到了一种人生的幸福与快樂,一輩子里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貴。因而,盡管她腰部致殘,得在輪椅上了卻一生,但每當她回憶起當時的這种感受,便增強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更有趣的是,近半數人有意識或靈魂從自身分离出去的感受,覺得自身形像脫离了自己軀體,有人將之比喻為“靈魂出殼”。他們強調自身功能的感覺是在身體之外的某處空間,而不是在大腦,并認為其生理的身軀是無活力和無思維的。甚至有的報告者還稱,在自己生理身體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像。這种軀體外的自身形像也具有某些生命指征,如脈搏、呼吸等,有時還可返回到自己生理的身體中去,或同其以某种方式相連接,与自己生理的身體相比重量輕,但身高和年齡相同。也有稱當時自己生理的身體并非健全,如喪失听力或缺少某個肢體等,而非真實的身體卻不存在這种缺陷。一被調查者這樣描述:“當時覺得自己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只是個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气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适。”

約1/3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稱為“隧道體驗”。有人還感到在這黑暗的坑道內行進已快到了盡頭,看見了光亮,“光明即將來臨”。某被調查者稱,當時“似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渺無人煙,走向哪里?慌不擇路時出現一個大黑洞,走進去不覺得害怕,洞里還濺起層層水花,走啊,走啊,在仿佛見到光亮時,我急速跑出了洞,又見到了天日。”

還有約1/4的被調查者體驗到,“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人或靈魂形像。這种非真實存在的人多為過世的親人,有如同他們一起進入非塵世領域繼續生存;或者是在世的熟人或陌生人,貌似同他們團聚。其“靈魂”形像常被某些人描述為是一种“光輝”,另一些人則將其看作是宗教的“化身”。

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李某這樣回憶自己的瀕死體驗:“身體好象已經不屬于自己了,下肢似乎不翼而飛,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里,接著好象沉在万丈深淵里,四周一片黑暗,听到一聲聲難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聲音,這种感覺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這時開始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但這些回憶純粹是一种意識流,根本不受大腦支配。”

同一次地震中的幸存者王某陳述說:“朦朧之中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只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穿長袍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雖然离得很近,但相貌卻怎么也看不清楚,面部模糊一片。他帶我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黑,只覺得身體在不由自主地跟著他走。行至黑洞的盡頭,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金壁輝煌的地下宮殿。那個男人進里面報告,片刻功夫,我听見里面好象有人在說,讓他先回去吧!此時,我一睜眼,發現自已早已躺在病床上,醫生、護士們正在緊張地給我進行搶救呢。”

“做調查的研究人員從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中得到81例有效的調查數据,他們將其歸納為40种類型:回顧一生、意識与軀體分离、失重感、身體陌生感、身體异常感、世界毀滅感、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時間停止感,等等。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講,都能體驗到兩种或兩种以上感覺的并存。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瀕死體驗調查中,雖只獲得81例有效的調查數据,确是目前世界瀕死體驗研究史上采集樣本最多的一次。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瀕死體驗前后性格有改變。瀕死體驗具有思維特別清晰感的人,性格多變得溫順;而“遇見”非塵世的人或靈魂、思維或行為不受意識控制而被審判感等體驗的人,性格多變得盲目樂觀或急噪。在“死而复生”之后,絕大多數人對當時得瀕死體驗記憶猶新,時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銘心。”

這些來自中國的調查結果与世界其它國家學者的調查惊人地相似。

原載正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六) (4/28/2002)    
  • 曹長青:“泰坦尼克號”重建再次起航——紀念泰坦尼克號海難90週年(4之1) (4/27/2002)    
  • 曹長青: 永不沉沒的人性輝煌——紀念泰坦尼克號海難90週年(4之3) (4/27/2002)    
  • 電子書:《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五) (4/26/2002)    
  • 電子書:《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四) (4/25/2002)    
  • 《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十三) 編后記 –生命的意義 (4/25/2002)    
  • 扭曲性愛帶來沉痛代價翁媳亂倫引發駭人慘案 (4/24/2002)    
  • 電子書:《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三) (4/24/2002)    
  • 《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十二) 時間与空間 (4/23/2002)    
  • CBA終結在今夜的宁波 李秋平向阿的江發出最后一擊 (4/19/2002)    
  • 電子書:《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三) (4/18/2002)    
  • 《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十一) 揭開瀕死體驗的神秘面紗 (4/18/2002)    
  • 被脅迫公開出賣靈魂是“幸福”嗎? (4/16/2002)    
  • 電子書:《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二) (4/16/2002)    
  • 電子書: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一) (4/15/2002)    
  • 《打開生死之門 探索靈魂奧秘》(九) 無神論者的瀕死體驗 (4/13/2002)    
  • 張偉國:共產黨毒化了整個中華民族的靈魂 (4/12/2002)    
  • 芭蕾 (4/4/2002)    
  • 心肌梗塞幸存者的瀕死體驗證實靈魂的存在 (4/2/2002)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繼英國南漢普頓醫院于2001年2月在《复蘇》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反響很大的關于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結果,首次證實了靈魂可以獨立于大腦之外而存在(1),2001年12月的英國權威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又登載了一篇由荷蘭 Netherland Rijnstate醫院心血管中心關于瀕死體驗的研究結果(2),兩個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都嘗試著挑戰一個最難的問題:人的靈魂和大腦的關系。他們的問題也擺在所有研究生命科學的人面前:「當一個人的腦電波顯示直線的時候,人怎么可以在身體之外有清醒的意識?」 這兩個科學發現都對那些相信物質決定精神的人來說,無疑是兩次巨大的震動。
    • 大言不慚地說,我對芭蕾之痴迷,是真心全意、絲毫也不附庸風雅的。芭蕾之高貴,令人想到至純至香的法國香水,或者熠熠閃光的珍珠瑪瑙。輕如薄霧的舞裙,精致惟美的布景,舒展优雅的動作,加上另一种我真心全意、絲毫也不附庸風雅的喜歡——交響樂的伴奏,构成特殊气質的藝術整體,讓你坐在劇場,便心曠神怡,靈魂早就不在自己的“殼”里安生,与上优質而密集的藝術分子共同飛揚去了……
    • 在中共統治長達半個世紀的中國大陸,社會的道德和價值觀念已經扭曲,人道主義精神喪?p盡,人性尊嚴跌入底谷,人權觀念徹底破産,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已經毒化了整個中華民族的靈魂,造成了全社會史無前例的道德淪喪,使得不少大陸中國人生活在人性的底線之下,默認、支援、甚至參與包括摘取死囚器官移植在內的種種侵犯人權行爲。
    •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自古以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圣賢豪杰,都難免一死。很多人以為,人死就如同燈滅,一了百了,生前的一切都成為云煙。可是,人生的存在,難道真的就只是須臾的剎那;肉體的幻滅,難道真的就意味著生命永恒的消失?其實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現象和事例告訴我們,人其實是有靈魂的,而人的靈魂在人死后是不會消亡的,從而人生前所做的一切,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也都會隨著靈魂帶進他的生生世世。靈魂存在的證据不胜枚舉,在這本電子書中,我們准備和大家一起,共同探索那無數現象与事例中的一种:瀕死體驗(NDE:Near Death Experience)。
    • 瀕死體驗典型案例
    •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播出了19歲的姑娘王博及父母因爲<法輪功上訪,在經歷了痛苦漫長的抄家,被拘留,流離失所以及強化洗腦後,終於被“轉化”,在電視上感謝共產黨給她全家帶來了“幸福”的新生活。讀罷文章,真是讓人欲哭無淚。

    • 瀕死體驗是當前的一個前沿科學,是一個涉及醫學,生物學,神經學,精神學,心理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等多种學科的一個綜合性研究領域。作為編譯者,盡避我們來自不同的科學領域,可就我們所涉獵到的知識來看,至今沒有一個現代科學理論可以解釋清楚瀕死體驗。有些宗教方面的著述雖然談到人的靈魂等一些現象,可是這些著述与現代科學相差太遠,很難被現代人理解和接受。
    • 在很多瀕死體驗者的記述中都談到,他們曾經以極高的速度通過一條隧道,并在隧道的盡頭看到極其明亮的光。例如第一個系統研究瀕死體驗的雷蒙穆迪博士在她的名著《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提到了一個瀕死體驗者的記述:“第一件事是那樣發生的,非常快的,我以超常的速度通過一個黑暗的,空無一物的空間,我想,你可以把它比作一條隧道,我就象在公園里坐過山車一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通過了它。”
    • 或許,這將是CBA第七次總決賽的最后一夜,八一王朝無可奈何地离去,“東方王朝”在此冉冉升起,它屬于上海,屬于為夢想而奮斗而付出無數犧牲的大鯊魚東方男籃。或許八一火箭重抖精神,再次捍衛“宁波不敗”的神話和六冠王的榮譽,誓死將懸念進行到底,本周日的上海灘將迎來史無前例的CBA風暴。這一切,不僅僅取決与姚明和劉玉棟這兩位巔峰人物,更掌握在李秋平和阿的江兩位真正靈魂人物的手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