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对建立“蝗虫快速扑灭机制”的一点议论

郑义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8日讯】目前,中国大陆有14个省市都传来蝗灾的消息。用香港《壹周刊》的话来说,叫做“整个神州大地,除了一半面临水淹之险外,另一半,已被虫淹。”在重灾区白洋淀和天津市郊一带平原,虽然有飞机日夜喷洒杀虫剂,但蝗虫大军仍以不可遏止之势,向北京城浩浩荡荡挺进。

面对近年来蝗灾加剧的趋势,中央政府并非无所作为。在各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下,已经初步建立了“蝗虫快速扑灭机制”。其目标是确保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不过,专家对此却不表乐观,因为今年蝗灾与去年相较,不仅面积大、密度高、出土时间早,而且来势凶猛。稍有生态平衡知识的人都明白,这叫治标不治本,不过是一种应急措施。

但是,河北省却传出一条好消息:中国青蛙肉出口的第一大省河北省,在连续遭受几次蝗灾袭击之后,宣布禁止青蛙出口。这条禁令是把关键问题卡住了:蝗灾在本质上是一个生态平衡问题,而不是一种仅仅用“快速反应部队”就可以对付的突发性灾难。据河北省政府统计,河北现在每年光是出口的青蛙腿就超过2 000吨。如果保护好青蛙、蛇类和鸟类,蝗灾一般难以发生。因为在蝗虫大量聚集之前,就被这些天敌吃得所剩无几,难以成灾了。

于是我们会产生一个问题:政府方面是不是有些弱智?为什么就是保护不好野生动物,而要花钱费力地去建立什么“快速扑灭机制”?众所周知,中国不仅已经有了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保护野生动物的政策、法规。法律界人士说,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恐怕腐败就在其中发生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中国,出售野生动物甚至国家保护动物的市场屡禁不止;违法经营各种野味的餐馆饭店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无论怎样“加大打击力度”,惩罚之剑都落不到那些犯罪分子头上。因为他们大多与权力有勾结,有权钱交易,有互相利用。于是,问题又转到了对权势者、执法者的监督。现行制度实行的是“自我监督机制”,大意是左手监督右手。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笑话。

为了把问题搞明白,我们可以推演一番,在所谓民主制度下,人们将如何恢复生态的平衡?

试以今年的实际情况为例:假如天津、山东、河北、山西等十四个省市遭受了严重蝗灾,当政者一般要召集听证会,确认蝗灾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治方略等等。然后将出台一系列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经营野生动物者天然的倾向是违法经营,这就会受到独立司法、独立媒体、和独立民间环保团体的监督。贿赂在这种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中很难发生作用,简而言之:你不可能贿赂所有的人。在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中,你只要贿赂那个唯一的、高度集中的权力,全社会就可能被你通过权力而“搞掂”、“摆平”。换言之,从目前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来看,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多半只能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了。

但建立“快速灭蝗机制”这种事儿,我们这种体制的本事却是绰绰有余的。目前,北京周围已经建立了九个蝗虫观测点,紧急调集了飞机、药品以及上万台机械喷雾器,十多万人灭蝗队伍也严阵以待,可谓雷厉风行、一路绿灯。河南省也宣布已拨出专款二百万元人民币,将在11个县(区)实施飞机灭蝗。而专家表示,这些已经开始投入的人力物力“有如杯水车薪”,这就等于说,也许还要有更多的钱紧急投入。

花钱好哇!花钱是皆大欢喜呀!老百姓的钱,不花白不花!不花钱,不花大钱,油水从那里捞呢?

2002年6月25日

--原载自由亚洲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广东人吃蝗虫以解决蝗灾
蝗虫侵袭内蒙草原 羊群没草吃起蝗虫
蝗虫吞噬广东三水百亩竹林
“蝗虫大军”吞噬广东三水百亩竹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