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语会通过华语拼音采通用拼音系统

人气 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1日讯】 过去几任教育部长力挺的华语﹝中文﹞译音采“汉语拼音系统”,今天在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中大翻案,以十票对零票,表决通过“通用拼音系统”,如果没有意外,将由教育部长黄荣村送行政院核定实施。

据中央社7月11日报导,教育部今天傍晚召开国语推行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由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曹逢甫主持,多年争议不决的中文译音系统,在全体委员二十七人只有十三位委员出席,两人提前退席,主席不投票情形下,以十票对零票的绝对多数决,表决通过华语拼音采通用拼音系统,客家语拼音系统也通过采通用拼音系统。

原住民语言符号则尊重七月五日的小组决定,即尊重原住民各族群传统拼音方式,再考虑其共通性,预计再召开一次会议,原住民语的音标符号即可确认,再回到国语推行委员会大会,由于这一届国语会委员任期到十三日任满,因此将由下一届国语会大会作最后确认。

闽南语拼音系统则是过去以来一直还没有达成共识,今天也没有讨论。

曹逢甫指出,不久前他曾建议国语会全体委员会议延期到九月举行,理由是很多委员是大学教授,暑假往往要出国或有其他事,没把握能如期全体开会,可是黄荣村部长认为技术上不合适,因此还是今天开会,是否草率的问题,既是委员会议共同决定,就没什么好说。

曹逢甫表示,选择任何系统都会有异议,今天会议先经讨论判准,以确定能做较好的选择,讨论出来的判准是多重基准,大致包括音标符号的经济性、系统性、传统性、准确性、音节一致性、方便性、共通性、文化主体性、国家认同性等都纳入考虑。

至于汉语拼音系统过去一直被主张的理由是国际接轨需求,但今天会议讨论认为,在目前的电脑系统技术,对于国际通用性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因此,通用性上不是那么困难,何况通用拼音系统与汉语拼音系统的差别只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这一届委员是于新政府上台后改聘,于八十九年十一月七日开会通过采通用拼音系统,纳为教育部的“中文译音统一规定”草案,但当时教育部长曾志朗以国际接轨需求的理由决定改采汉语拼音,加些适合乡土语言的拼音模组,送行政院又遭退回重议,并指示研议寻求法律授权解决问题。

黄荣村今年二月接掌教育部后,原拟委托第三公正单位研究评选中文译音拼音系统的判准,后发觉有限的学者专家早就被网罗,而且,为避免侵犯教育部国语会的权责,还是回到由教育部国语会讨论议决。

教育部国语会对中文译音问题的处理则分成“华语译音”与“乡土语言”二部分,前者研商如何把街道、地名、景点等中文做统一化的音译,好让外籍人士看得懂;后者则又分成“闽南语”、“客语”、“原住民语”三组,分工研订教学用的音标符号。各组成员由国语会二十七位委员分头参加,其中,清华大学教授兼国语会主委曹逢甫、台大教授黄宣范、新竹师院教授罗肇锦、东华大学教授孙大川等四人担任各组召集人。

不过,行政院即使最后同意采“通用拼音”,作为道路、地名、观光景点等标示使用,但中央仍没有法源强制地方政府与教师在教学上也要遵行配合,主要是小学国语课程仍沿用“国语注音符号”,另外,现在电脑软体已能研发软体供转换各种不同的中文拼音系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教育部同意中央大学设国内第一个客家学院
步入终身学习时代
全民英检九日在台北首度办理高级测验初试
托福考试将作调整 考听力改用扬声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