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求学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8日讯】华佗名扬四海后,有一次,他发现一个自己无法治愈的病例被另一位老先生治好了,他就决定隐瞒自己的身份,到那位老先生门下去当学徒,拜师学艺。

华佗到了老先生门下,虚心而勤奋地学习,一学就是三年。一天,老先生外出治病,留下华佗在屋中拣药。这时,来了一个大肚病人,华佗诊断他得的是臌胀病,给他开了二两砒霜,让他分两次吃。病人拿了药后,大吃一惊:“啊!砒霜!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他走出门,刚好碰到老先生回来了,就赶快向老先生询问。老先生哈哈一笑,说道:“就是这个药方,放心吃吧,包你吃了病就好了。”

病人走后,老先生却越想越疑惑:我的这个徒弟怎么会开出这个方子来治这种疑难病症呢?我没教过他呀!除了我之外,这世上能开得出这个方子的人还有……莫非他就是华佗!

到了这个时候,华佗只好拜倒在地,公开自己的身份了。老先生忙将他扶起来:“华佗啊,你已经是名医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认真地学艺,真不容易!”此后,他便把自己的所有医术都传给了华佗。(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老师在《转法轮》“医院治病与气功治病”一章中说:
    "华陀看到曹操脑中有瘤子,要开颅做手术取瘤。曹操一听以为华陀要拿他脑袋,把华陀关起来了,结果华陀死在监狱里。曹操在犯病的时候,想起华陀了,找华陀,华陀已经死了。后来曹操真的得这个病死了。华陀为什么知道?他看到了嘛,这是我们人的特异功能
  • 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
  •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 在日常生活中讲究“茶保健”,注重科学地饮茶,是现代人科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相传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采摘野茶煎汁治病,后来又发现饮茶可以增进人体健康,便“煮作羹饮”,使茶逐步由药料变为饮料。三国时,饮茶的好处又被进一步认识。那时的名医华佗就曾说过“苦茶久食益思意”的话。
  • 对疾病的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但不是四诊合参,而是诊病能力的层次的划分,最高境界的是望,最低的境界也要能切脉;随着人类的道德下滑,人自身的能力越来越少;华佗在当时就能看到曹操脑中有瘤,现在的医生只能靠设备来诊断病了,人自己的本能已经丧?p尽了,有一家医院的中医主任就说过切脉是做个样子哄哄病人的,不可能诊断出病来。
  •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被称为“神医”。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25日起推出“清法战争特展”,展出重要古物——法国人远征福尔摩沙的地图手稿。
  • 赵鼎刚强不屈,保国忠心九死不移;朱穆专心攻读,状似痴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