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二首淺解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5日訊】
古風

李白

庄周夢胡蝶
胡蝶為庄周
一體更變易
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萊水
复作清淺流
青門种瓜人
舊日東陵侯
富貴故如此
營營何所求

注﹕詩仙的這首詩從“轉世”的角度來解釋恐怕再恰當不過了。

七德舞

白居易

武德中,天子始作《秦王破陣樂》以歌太宗之功業。
貞觀初,太宗重制《破陣樂舞圖》,詔魏征、虞世南等為之歌詞,因名《七德舞》。自龍朔已后,詔郊廟享宴,皆先奏之。

七德舞,
七德歌,
傳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
觀舞聽歌知樂意,
樂終稽首陳其事。
太宗十八舉義兵,
白旄黃鉞定兩京。
擒充戮竇四海清,
二十有四功業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
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遺骸散帛收,
[貞觀初,詔收天下陣死骸骨,致祭而瘞埋之,尋又散帛以求之也。]
飢人賣子分金贖。
[貞觀二年大飢,人有鬻男女者。詔出御府金帛盡贖之,還其父母。]
魏征夢見子夜泣,
[魏征疾亟,太宗夢與征別,既寤,流涕。是夕征卒。故御親制碑云:昔殷宗得良弼于夢中,今朕失賢臣于覺后。]
張謹哀聞辰日哭。
[張公謹卒,太宗為之舉哀。有司奏曰:在辰,陰陽所忌,不可哭。上曰:君臣義重,父子之情也。情發于中,安知辰日?遂哭之慟。]
怨女三千放出宮,
[太宗嘗謂侍臣曰:婦人幽閉深宮,情實可愍,今將出之,任求伉儷。于是令左丞戴冑、給事中杜正倫于掖庭宮西門,揀出數千人,盡放歸。]
死囚四百來歸獄。
[貞觀六年,親錄囚徒死罪者三百九十,放歸家,令明年秋來就刑。應期畢至,詔悉原之。]
剪須燒藥賜功臣,
李績嗚咽思殺身。
[李績嘗疾,醫云:得龍須灰,方可療之。太宗自剪須燒灰賜之,服訖而愈。績叩頭泣涕而謝。]
含血吮瘡撫戰士,
思摩奮呼乞效死。
[李思摩嘗中矢,太宗親為吮血。]
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
以心感人人心歸。
爾來一百九十載,
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
舞七德,
聖人有作垂無極。
豈徒耀神武,
豈徒夸聖文。
太宗意在陳王業。
王業艱難示子孫。(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前,沈陽海獅俱樂部總經理章健在昆明酒后“開炮“, 首先把“矛頭”指向國內教練,指他們的專業水平低,文化素質低。繼而他又問:“現在有几個國內教練能背唐詩宋詞?除了訓練比賽、抽煙喝酒以外,他們還會什么?”
  • 文學愛好者年輕時﹐往往有作家夢﹐以為名利雙收﹐無限風光。其實文學高手﹐為忠於真實﹐被砍頭的不少。屈原不肯歌頌當局已經投江﹐後漢孔融﹐晉代陸機﹑郭璞都亡了頭顱。俗說唐詩晉字漢文章﹐其實司馬相如的漢賦﹐毫無美學價值﹐鋪陳詞藻﹐佶屈聱牙﹐言之無物﹐只因是漢武帝御用文人﹐奉旨歌功頌德﹐粉飾太平﹐頭是保護得很好﹐但文章也就成了廢物﹐只能在文學史上聊備一格。
  • 廣州市的小女孩陳曦還不到3歲﹐卻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只需要大人重複几遍﹐就能背誦唐詩和一些英語單詞。更有趣的是﹐她還可分辨出80多個國家的錢幣。昨日〔6月15〕記者專程上門采訪了這位“小神童”。
      
  • 最有可能成為中共第四代接班人的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二十四日在「江八點」七週年座談會上,罕見地針對「對台政策」發表言論,其切割「頑固台獨」和民進黨員的論調,被視為對台灣釋放善意,這可說是一向低調沈默的胡錦濤自去年訪歐之行後,又一震驚國際的「鉅作」。
  • 許多成功的作品由于建立回家的理念,令讀者讀罷產生共鳴,讓人思鄉愁緒万千。侗中玄妙,几人能懂?這個家可不是世上的家。名著《紅樓夢》寫的是它,《西游記》寫的是它,琅琅上口的唐詩寫的是它,還有許多作品表現的都是它。
  • 數十年前,有位作家在準備晚餐,她手持一冊唐詩,一邊在等兒女放學回家。她曾在她自己的一本著作中寫著:不止一次,我望著爐上裊裊升起的煙,同釜底的煎蛋,笑吟著唐人的句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