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第廿四届院士选出20名新院士

人气 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5日讯】中研院第廿四届院士选举结果昨天揭晓,产生廿名新科院士,在国内工作者六人,其他十四人分布在海外。经此次会议后,全体院士人数达二百廿五名,其中数理组的卞学八十三岁年纪最长,数理科学组的姚鸿泽四十三岁为最年轻。院长李远哲表示,他会将在海外工作的院士“一一请回来”,提升我国学术界水准。

据中时电子报7月5日报导 ,中央研究院第廿四届院士选举结果昨天揭晓,产生廿名新科院士,在国内工作者六人,其他十四人分布在海外。经此次会议后,全体院士人数达二百廿五名。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表示,他会将在海外工作的院士“一一请回来”,提升我国学术界水准。

新科院士选举是院士会议的压轴,昨天经过整个上午的综合讨论,下午二时起投票。四时左右,两轮投票自四十二名候选人中选出二十名新科院士,包括数理科学组八名、生命科学组七名、人文及社会科学组五名。

这次中研院首次举行电子计票,选举结果揭晓时间较以往快了近两小时。

数理科学组八位新科院士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国瑞、纽约大学教授姚鸿泽、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王文一、德州农工大学讲座教授郭位、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太空学系退休教授卞学、国家太空计划室主任李罗权、史丹佛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教授赵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科学工程系教授杜经宁。

生命科学组七位: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医学院分子医学系教授潘玉华、华盛顿大学生物系主任贺端华、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梁赓义、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孙同天、中研院生医所所长陈垣崇、德州大学安德森研究中心分子细胞肿瘤学系主任洪明奇、南加州大学讲座教授陈景虹。

人文及社会科学组五位:哈佛大学东亚语文学系中国文学教授李欧梵、华梵大学讲座教授劳思光、芝加哥大学讲座教授蔡瑞胸、中研院经济所所长管中闵、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研究员龚煌城。

数理组八位新科院士中,只有朱国瑞及李罗权是在国内工作。生命科学组在国内工作的更少,七人中仅有陈垣崇是本土院士。从选举结果来看,国内自然科学方面的杰出人才似乎是少了一点。

人文组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五位新科院士中,管中闵、劳思光及龚煌城都是本土院士,占一半以上,显示国内人文方面的人才似有出头迹象。

新科院士中,数理组的卞学八十三岁年纪最长,他的太太赵如兰在一九九四年已当选为人文组院士。生命科学组潘玉华的夫婿李文华也是一九九四年就获得生命科学组院士。这两对院士夫妻为院士会议增添不少光彩。

此外,潘玉华与陈景虹是新科院士中的两位女性,击败多位男候选人出线,为女性增取不少光彩。数理科学组的姚鸿泽现年才四十三岁,是所有新科院士中最年轻者。

新科院士中只有六位在国内工作,较往年相少了许多。李远哲说,许多海外院士时常回国贡献,本土、海外院士其实很难界定。他会努力将海外院士一一请回来,一起为台湾学术界尽心尽力。

中央研究院这次有六位所长角逐新科院士,但只有两人当选,三分之二落选,让人讶异。

最近几年,有能力出任中研院所长的人,其能力均获得院长李远哲的肯定。

过去几届院士会议也显示,一旦当上中研院研究所所长,又被提名角逐新科院士,当选几乎都没有问题,只有极为少数例外。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湾完成全球第一个次毫米波段阵列望远镜
台美合作 次毫米波阵列望远镜 正式运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