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家:聯邦減稅受惠者多 但額度太小

美國總統拜登和國會民主黨人呼籲對富人提高稅收,以幫助支付基礎設施和其他優先事項上的額外聯邦支出。(Shutterstock)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0年0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聯邦財長莫紐(Bill Morneau)上月初介紹新的一年財政計劃時,曾表示聯邦減稅措施將使2,000萬人受益。但理財專家表示,這些減稅措施都很細枝末節,如果不特別提醒,多數人根本就注意不到。

基本免稅額上調1,160元

據CBC報導,聯邦減稅計劃中,一項是未來4年來將個稅基本免稅額逐步提至1.5萬元。以前基本免稅額每年會按通脹率上調,幅度很小,相比之下,聯邦此次這一減稅力度較大。

具體而言,2020報稅年基本免稅額從1萬2,069元調至1萬3,229元,上調總計1,160元。對於低入人士來說,這項措施能省15%的個稅,相當於省近140元。具體到省,魁省居民能省113元聯邦個稅,其它省居民可省138元。

對於中等收入人士來說,每年最多能省240元,也就相當於每月省出點咖啡錢或午飯錢。對於年入15萬473元以上人士來說,省下的一點錢又被政府以其它形式收回,對於年入21萬4,368元以上人士來說,則根本享受不到任何減稅好處。

工資單EI和CPP減扣一減一增

2020報稅年,工資單上最明顯的變化有失業保險(EI)和加拿大退休金(CPP)減扣。其中,EI扣除費率從目前的1.62%減至1.58%,最高保險收入從目前的5.31萬調至5.42萬。具體而言,魁省以外居民能省近20元,有些人最多可省48元。總體上,安魁兩省10萬元以下年收入居民,每年EI能少交55~116元。這些錢如果分攤到半月工資單中,只夠買點咖啡和零食。

對於多數人來說,聯邦個稅雖能少交點,但CPP得多交,最多得多交97元。CPP供款費率,受僱人士供款費率從目前的5.1%調升至5.25%,自僱人士供款費率比目前翻倍,最高養老金收入調高至5.87萬元。收入超5.87萬元的人士,半月工資單供款增加近5.73元,收入越低供款增加越少。

專家認為,今天的CPP供款就是日後退休養老金收入,是政府強制性退休金,每次扣得不多,沒什麼痛癢。對於如今既不重視養老儲蓄,又沒雇主養老金的年輕人來說,政府似乎在承擔更多養老重任。

專家表示,許多人在年底前就付完EI和CPP最大供款,年尾工資單上的扣除金額變少,感覺錢似乎多了起來,但新年一到,工資單上的完稅後工資又開始減少,政府一點點微薄的減稅金額,就很難察覺了。

碳稅退稅增

新一年中,退稅變化最大的是要交燃油和家庭取暖碳稅的省。從2020年4月1日起,聯邦碳稅從目前的20元漲至30元。這意味著,安省、曼省和薩省等幾個省的家庭碳稅退稅會比去年高。

去年安省單身人士碳稅退稅154元,今年增至224元。薩省4口之家去年碳稅退稅總計609元,今年增至809元。新布省最近修訂與渥京碳稅協議,該省居民報稅不再享受聯邦碳稅退稅。

亞省是碳排大省,以前只有省碳稅,保守黨上台後即刻取消,今年是首次交聯邦碳稅,渥京承諾返還90%的碳稅收入,以此鼓勵家庭使用更潔淨能源。這意味著,亞省居民今年將首次收到聯邦碳稅退稅,頭筆退稅金額巨大。這筆聯邦退稅,每個家庭,無論收入多少,都能享受。單身人士聯邦退稅退稅444元,4口之家退稅總計888元。亞省居民享受到的這筆退稅,超過自由黨其它任何減稅優惠。

專家表示,很多人拿到碳稅退稅時,不會想到這筆錢和汽油等成本上升有關,但突然間有筆退稅,好像突然收到禮物一樣,還是令人開心。

其它變化

新一年註冊免稅儲蓄(TFSA)帳戶每年最高供款和去年一樣,維持6,000元不變。TFSA供款自2009年推出後逐年累計,至今年每人最多供款累計至6.95萬。

今年1月1日起,離異夫妻或伴侶買房時可取用註冊退休儲蓄金(RRSP),無需交稅。財政部聲明宣布,離異當年或前4年中取用RRSP買房的,即使不是首次買房,也能享受買房計劃HBP。其中,首次買房的人,最多可取3.5萬RRSP用於首付,無需交稅。

其它變化還包括:想提升專業技能的,可申請最新加拿大培訓福利(CTB),每年最多250元,學費最多可報50%減稅;從2020年起,電子媒體徵訂費每年最多可報500元的減稅,最多可減稅75元;非盈利媒體機構,可註冊接受個人和機構捐款,個人捐款可報慈善捐款減稅,企業捐款也可申報減稅;一些註冊儲蓄計劃新增2類年金,為人們提供更靈活的養老儲蓄辦法。

渥京原計劃對股票期權像個人收入一樣徵收個稅,但後來改變主意,宣布推遲到2020年聯邦預算中,到時再宣布更多改革細節。

通脹影響

2020報稅年,聯邦個稅起征標準根據1.9%通脹率進行相應上調。專家表示,全國幾個主要城市,尤其是房價昂貴的城市,實際通脹率可能更高,這意味著稅率和政府牛奶金等政府福利收入(2020年7月1日將隨通脹率上調)來源根本跟不上實際通脹率。

企業或家庭預算主要受食品和汽油等物價影響,這意味著政府計算與老百姓實際生活脫節。不同人群,對物價上漲感受不同,有些感受強烈,有些感受不大。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