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黑洞天文台國旗飄揚 台科技部:有實力不怕被打壓

台灣參與黑洞觀測計畫,成為重要接收器提供者,儘管中共處處打壓台灣國際空間,但台灣科學家實力堅強,仍讓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在智利、全球最大天文台基地上。(科技部提供)
人氣: 45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0年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綜合報導)去(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發布第一張黑洞剪影影像,是人類第一次看見黑洞,全球為此歡騰。科技部26日在行政院會報告「從黑洞研究看見台灣」,說明台灣參與黑洞天文研究ALMA計畫,此貢獻榮獲國際認可,且突破中共對我國際打壓,讓中華民國國旗在ALMA天文台上飄揚。院長蘇貞昌在院會上表示,這是了不起的「科技外交」,他特別要對這群偉大的工程師們表達敬意和謝意。

科技部自然科學發展司長羅夢凡表示,ALMA計畫2006年就開始了,位於智利5千公尺高原上,這是地表最大天文望遠鏡計畫,共13個代表國參與,台灣是其一。我國參與了前段維護特種車(命名梅花與藍鵲),以及接收機元件的研發、製造,精準度達微米等級;此外,北極圈首座天文觀測站也是由台灣主導設置,顯示出台灣優異的天文研究實力,以及卓越的高精密金屬加工能力。

臺灣參與黑洞觀測計畫,成為重要接收器提供者,儘管中共處處打壓臺灣國際空間,但我科學家實力堅強,仍讓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在智利、全球最大天文臺基地上。
台灣參與黑洞觀測計畫,成為重要接收器提供者,儘管中共處處打壓台灣國際空間,但台灣科學家實力堅強,仍讓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在智利、全球最大天文台基地上。(科技部提供)

科技部表示,台灣參與ALMA計畫,每年斥資新台幣1億2千萬元,計畫歷經15年,共斥資18億元。興建階段的10年內,致力於實現零現金流出,資本支出多數回流用於台灣主導計畫;並與業界合作,有許多天文元件系統產製都是在台製造設備或執行合約,進而有機會參與其他國際天文計畫,其中涉及多項高精密技術,也使台灣在先進材料研發、精密機械及系統整合等領域躍進。

蘇貞昌聽取報告後指出,台灣不乏像這樣默默付出的高端人才,忍受研究過程不為人知的寂寞和孤單,直到黑洞現形,努力成果才被世界看見。他還說,藉由天文學界的參與及奉獻來獲得國際認可,也是一種了不起的「科技外交」;也請科技部與教育部鼓勵、激發年輕學子,探索大自然和追求夢想,厚植我國科研實力。

中共打壓無效  台灣憑實力屹立國際舞台

科技部次長林敏聰表示,「台灣實力夠、貢獻夠,人家就會看見」,當人類首次看見黑洞,正是「國際看見台灣」的時候。

林敏聰說,關鍵是台灣在歷次國際協作中,品質技術受認可;累積良性循環,不斷推升台灣參與的國際地位,「台灣雖然小,我們的國際聲望就是靠十多年、長時間,一點一滴累積而起」;科技部未來會努力推動「聯合協作實驗室」,促國際大型合作中有更多台灣角色。

有關中華民國國旗在ALMA天文台上飄揚,背後有一段小故事。林敏聰談到,2016年活動開幕前夕,智利政府擔心中共抗議,遂將我國旗卸除,「連旗桿基座都刨掉了」;是我們參與計畫的科學家發現並向大會抗議,後於倉庫找到被藏匿的國旗,於是,我們的人開「起重機」,重新把旗座、旗桿「種回去」,讓台灣國旗再度飄揚。◇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