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紀元專欄】聽取理性反封鎖意見何妨?

作者:肖恩·米勒(Shane Miller)/翻譯:李平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1年02月01日訊】疫苗推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然而確診數據一有變化,即使還遠沒達到災難性的程度,政府還是條件反射般地搞封鎖。

一些民調顯示,政府既然提供大筆疫情救助金,理所當然的就要搞封鎖。要知道,還有許多民眾和專家認為,封鎖防疫造成了嚴重副作用和沉重代價,政府應給個說法。政府,尤其是安省政府,在當前中小學重開問題上的錯亂政策,就是一個很好例子。

政府防疫措施無章法

在全省都在搞居家令的情況下,省府宣布有些學校1月25日重開課堂授課,有些繼續關閉,本身就自相矛盾。目前,許多省封鎖防疫政策,都存在自相矛盾、前後反覆的錯亂狀態,說明連政府自身對自己搞出的防疫辦法心裡都沒底,只不過是在為做事而做事。去年聖誕節期間,一些政府官員忙著出國過節,說明政府本身也沒把封鎖當回事。

封鎖成為教條

更嚴重的是,封鎖防疫似乎已成為一種教條,誰要提出質疑,就會招來口誅筆伐。本月初,安省倫敦衛生官麥基醫生(Chris Mackie)根據衛生部門數據分析,說了句中小學生染疫,多是在家裡而非在學校感染,就被人痛批,指責他「傳播危險不實信息」。

麥基本人,並不是一名病毒陰謀論者,只是提出一些已被他人認證的觀點,如Sick Kids校園報告中的數據和觀點。Sick Kids報告指出,關閉課堂授課,會嚴重影響和傷害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發展,在實在沒有辦法情況下才能關閉學校。

安省前首席衛生官、2003年薩斯期間曾任約克中心醫院主任的斯夏巴斯(Richard Schabas)醫生在本月18日給省長福特公開信中指出,政府防疫不能搞封鎖,封鎖防疫沒有強有力的科學依據,且代價巨大,只會造成教育和就業流失、社會孤獨、心理健康惡化、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就醫,因此造成的巨大生命和財產損失,未來幾十年都要為此買單。

正常理性反對意見被淹沒

所有這些,卻從未被人重視和嚴肅討論,媒體每天只關心又有多少確診人數,討論一些不著邊際的統計數據。誰要提出這些問題,馬上會招來冷對,被扣上傳播不實消息的大帽子。省保守黨議員巴伯(Roman Baber)就因為寫了封公開信反對全面封鎖,被福特踢出核心圈子。

巴伯認為,封鎖帶來的副效應會比病毒更可怕,呼籲結束封鎖。他的公開信,和其它一些反封鎖立場一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頗,如沒有給出解封後的具體防疫辦法和限制措施,或一味強烈反對戴口罩。這類立場,可能過於偏激,導致一些更為謹慎溫和、可能更有效、成功機率較大的反封鎖意見被淹沒。

實際上,許多人反封鎖,都非常平和理智,根據常識判斷和提出不同意見。但有些人就是執著搞封鎖,無視事實和證據,一味指責這些有理有據的人腦子有問題、散播陰謀論等。

疫情本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不能像這種搞法討論。遺憾的是,從一開始,加拿大防疫方面的討論就一直是這樣。對於一味詆毀他的人,麥基醫生的回覆是:討論要實際,制定防疫政策,不能腦袋一拍或感情用事。

作者簡介: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肖恩·米勒(Shane Miller)是安省倫敦的一名政治評論作家。

原文It’s Time to Consider Opposing Views on Lockdown Measures刊載於英文大紀元。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 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