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澳競消委:警惕騙子假冒邊境執法人員行騙

澳洲競爭消費者委員會(ACCC)提醒人們警惕騙子冒充澳洲邊境執法局。(ABF)人員行騙。 (Fotolia)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1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成千上萬的澳洲人成為了一種「令人信服」的新騙局的犧牲品,澳洲競爭消費者委員會(ACCC)敦促人們在接聽未知電話時謹慎行事。

在新騙局中,騙子冒充澳洲邊境執法局(ABF)人員行騙。到目前為止,ACCC下屬的監督詐騙機構Scamwatch今年已經收到了超過4,940份關於這種新騙局的報告,新騙局造成了近12.2萬澳元的經濟損失。

 

在這種騙局下,毫無戒心的人們收到來自所謂邊境執法局人員的錄音信息,稱寄給他們的包裹被攔截並扣押,因為其中可能含有非法禁運品。

錄音信息提示說,對包裹收件人已經發出了逮捕令,收件人被要求撥打「1 」與官員通話。

據澳洲新聞網報導,ACCC發言人在給7號新聞(7 News)的一份聲明中說,這時,收件人應該「立即掛斷電話」。

一旦人們撥打了「1」,騙子會要求他們(受害者)用谷歌搜索當地澳洲聯邦警察局的電話號碼。發言人解釋說,這時騙子通過更改或操縱來電顯示, 打電話給受害者。

「然後,騙子會讓受害者分享銀行帳戶信息、駕照、護照,以及手持駕照的照片。」

「有了這些細節,騙子就可以獲得受害者的身份,從而利用照片等細節來冒充受害者通過各種機構的驗證。」

這種騙局被認為是其它兩個騙局的最新變種:一個是冒充澳洲稅務局官員行騙,另一個是冒充澳洲聯邦警察行騙。如果受害者不立即付款,會受到威脅。

澳洲新聞網還報導說,ACCC發言人敦促人們保持清醒的頭腦。

「執法機構和政府部門絕不會要求你用現金、加密貨幣或禮品卡支付罰款。」

「他們不會打電話要求你把資金轉移到銀行帳戶。」

「澳洲邊防執法局也不會打電話、發電子郵件或通過社交媒體聯繫你並威脅要逮捕你。」

「(而且)沒有任何澳洲政府機構(包括執法部門),會通過電話要求支付罰款。」

ACCC發言人提醒說,人們「永遠不要向突然給你打電話的人提供銀行信息、護照或有照片的身份證明副本」,但「掛斷電話並通過聯繫警方或政府組織來核實對方的說法是可以的」。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