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多倫多理髮店主盼二月底重開

多倫多的髮廊和理髮店去年11月關門防疫。頭髮需要打理的人越來越心焦。(加通社)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莉薩·菲娜(Lysa Fina)是多倫多市中心一家髮廊的業主,封城之下她只能呆在髮廊的前台,凝視著窗外。她希望二月底理髮店能夠重開。

「我向在街上走來走去的人們揮手,我打掃一陣衛生,整理一下存貨,如果有人打電話,我就把他們列入等候理髮的客人名單,我會回復電子郵件。」經營了理髮店Grateful Head近15年,菲娜對多倫多博客網說:「我每天都在店裡,滿懷希望,不讓自己有現時已關門的感覺。」

多倫多的髮廊和理髮店去年11月關門防疫。頭髮需要打理的人越來越心焦。

「有人給我高達500元,讓我在家理髮。」她沒有那樣做,她擔心失去營業執照。菲娜說:「我覺得我們將在二月底重開。」

不過,眼見大型商店繼續營業而小商家仍然關們,菲娜心中還是有些不舒服。她說:「讓人傷心的是,受到傷害的許多、許多小商家將無法恢復經營。」

Glassbox理髮店老闆彼得·高斯林(Peter Gosling)說,許多髮型師在廚房給人理髮。高斯林打趣地說,現在人們把這稱為「廚房文化」。

「人們真的渴望個人服務,渴望看起來很美,渴望擁有生活常態。」高斯林擔心,如果髮型師習慣了「廚房文化」所帶來的更多外快,地下理髮服務將摧毀整個行業。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現在我必須得想辦法讓按比例拿錢的店員回來工作。」

高斯林認為,髮廊能夠遵循防疫措施,保障客戶間的身體間距,並進行適當地消毒。

牙醫和其他醫療機構可以保持開門,髮廊和理髮師也接受了有關衛生規程的培訓。高斯林說,他的髮廊非常乾淨,而且他也很幸運。他獲准運營政府的一個理髮師教育計劃,但他擔心本地其他小商家的未來。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