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76.52點 學者示警資金退場疑慮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今天公布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76.52點,創下去年4月以來高點。(中央社)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1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29日發布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數與上個月相比上升1.88點,來到76.52點,創下去年4月以來的新高。學者認為,原物料上漲可能會推升商品價格,若美國聯準會因此調整貨幣政策,可能導致資金退場疑慮。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29日發布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數與上個月相比上升1.88點,來到76.52點,創下去年4月以來的新高。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29日發布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數與上個月相比上升1.88點,來到76.52點,創下去年4月以來的新高。(侯駿霖/大紀元)

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的6項分項指標當中「4升2降」,4項上升指標分別為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市時機,2項下降指標分別為物價水準、購買耐久財。

上升的指標中以「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升幅最多,較上個月上升5.4點至52.5點,其次為「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較上個月上升4.2點至70.55點。

下降的指標中以「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降幅最多,較上個月下降1.05點至111.6點,但仍維持在100點以上,為本月唯一樂觀指標,其次為「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較上個月下降0.15點至43點。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台灣股價指數目前處於歷史高檔「萬六」附近,但去年以來「買股信心」仍持續低迷,雖本月有不小的上升幅度,但分數還是落在「中、重度悲觀」,表示民眾對於投資股市還是趨於保守,但由於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對象為一般民眾(散戶),「散戶信心不足有可能反而是一個反指標。」

吳大任表示,美國公債最大買盤是聯準會,去前川普政府增加至少5兆美元支出,大部分是利用公債進行融資,但公債殖利率維持平穩,顯示出聯準會去年有大規模購債。經濟景氣回升後,可能開始過熱,引發通貨膨脹的疑慮加深,聯準會在未來調整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加。

吳大任指出,美國去年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全年多為負成長,直到年底才由負轉正,加上聯準會及各國央行不斷釋出貨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充裕資金推升大宗商品原物料價格,使原油價格近期升破每桶65美元,生產所需的原物料、能源價格都在往上攀升,促使美國今年生產者物價指數走勢反轉,目前年成長率已達5.99%,未來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壓力也會逐步出現,而美國目前通貨膨脹率已來到1.7%,逼近聯準會2%的警戒門檻。

吳大任認為,物價問題是台灣今年必須對面的挑戰,今年物價與去年有很大差異,將牽動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下半年升息或者是緊縮貨幣供給,都是可能出現的」,後續對台灣房市、股市也可能有衝擊。

對於台灣今年展望,吳大任表示,目前景氣燈號回到紅燈,代表已有過熱疑慮,大宗商品價格上走影響各產業原物料價格也上走,帶動經濟得成長,但將有資金退潮的疑慮。不過,製造業、服務業可望在今年有不錯表現,就業機會指標在未來幾個月預估也會持續回升。

至於民眾對房地產及耐久財的看法,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兼任研究員朱雲鵬指出,雖然「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有微幅的下滑,但分數落在100點以上,仍偏向樂觀,雖然政府近期審議「房地合一2.0」打炒房措施,但還是要觀察最後生效的日期為準。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房地產4面向包括產業、資金、利息、政府政策,前3項雖仍屬正面,但政府政策則稍微冷卻,此外,「近期打炒房政策主要對於預售屋市場及法人有較大的影響,相對民眾自住需求則不會影響。」

責任編輯:筱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