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从美返港坐七天检疫监

疫苗气泡无追溯期被批不合理 议员促政府扩阔计划应用范围

【大纪元2021年05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哲、叶泽宇香港报导)政府于本月7日公布“疫苗气泡”细节,已接种中共病毒(武汉肺炎)疫苖人士的抵港检疫期自12日起可获放宽。有已接种符合政府要求疫苗的市民于5月初从美国回港后,多次向政府询问是否合乎“疫苗气泡”的资格,但一直不获确认,直至检疫第11日后才获食卫局告知“要委屈你坐多7日”。该市民现时被逼隔离21天,而非疫苗气泡下的14天,变相等于白坐疫监。

民主党医疗政策副发言人、深水埗区议员袁海文昨日召开记者会,批评政府“疫苗气泡”执行混乱,质疑政府欠抗疫逻辑,要求“疫苗气泡”设立追溯期,将适用范围由5月12日抵港的人士,扩阔至5月12日仍在检疫中的人士。

“疫苗气泡”下,已接种疫苖人士的抵港检疫期自12日起可获放宽。其中美国属高风险地区,原本要在指定酒店检疫21天,改为14天指定酒店检疫及7天自行监察,并在第16及19天强制检测。

正在酒店隔离的陈先生本月1日抵港,他以电话形式参加记者会,指他与儿子于美国分别于2月24日及4月5日完成接种两剂港府认可的Moderna疫苗。自政府于4月12日宣布“疫苗气泡”后,他们多次向政府人员包括入境处及卫生署询问是否适用于他们。

但卫生署表示“疫苗气泡”只适用于5月12日起抵港的人士,指陈先生及儿子并不适用。甚至有卫生署职员反问他们:“5月12日之后的疫苗气泡关你什么事?”

陈先生批评“疫苗气泡”不设追溯期的做法荒谬,并指若署方清楚指明,必须于5月12日或之后抵港才合乎“疫苗气泡”资格,他们便会计划稍迟回港。

袁海文指政府欠抗疫逻辑

袁海文表示,若有两人均已接种疫苗,5月12日抵港的一人可早于5月26日完成隔离,5月11日抵港的另一人却须于6月1日才完成隔离,明眼人都会认为极不合理。他强调,按照正常抗疫逻辑,如特定地点风险有所提高,政府可将该地方提升风险级别,增加隔离期。美国的疫情自4月起已没有被港府视作有恶化迹象,故不论是5月1日、11日或12日抵港的人士应属同等风险,不应该因为某人早到,便剥夺其7天的自由。

他指,陈先生成为政府行政混乱下的受害者,“白白坐多7日监”。反映政府推出的疫苗气泡在执行上非常荒谬,欠缺抗疫逻辑,既浪费陈先生时间,亦是浪费检疫资源。他强调防疫不是无限度剥夺市民的自由。

袁海文表示,民主党已去信食卫局,要求完善“疫苗气泡”的安排,包括设立追溯期,将适用范围由5月12日抵港的人士,扩阔至5月12日仍在检疫中的人士。

再多两人接种疫苗后死亡

另外,卫生署昨日证实,再多两宗接种疫苗后的死亡个案。一名44岁的菲佣,于5月9日中午在雇主西贡住所晕倒,送往将军澳医院急症室后不治离世。死者于离世前18日(4月12日)曾接种首剂复必泰疫苗,当局指其逗留在接种中心观察期间没有不适纪录,是本港首宗菲佣打针后死亡的个案。经初步解剖显示死因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另一名45岁男子于5月8日被送往博爱医院急症室后不治离世,他在离世前34日(4月4日)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同样没有在接种中心留有不适纪录。经初步解剖显示死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卫生署表示,没有临床证据显示事件由疫苗引起,医管局已向死因裁判官呈报个案,由于个案超出呈报疫苗接种异常事件的时间框架,个案将交由香港大学分析。

政府晚上公布,有6人在12日于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中共病毒疫苗后送院。一名31岁女子在荔枝角公园体育馆接种第二剂复必泰后抽搐,被送到玛嘉烈医院情况危殆要留院。另外有两人经诊症后不遵从医生劝告自行出院,3人经治疗后已经出院。

一输入个案 带L452R变种病毒

截至5月13日零时零分,本港新增3宗确诊个案,累计11,818宗个案。其中一宗为本地个案,女患者40岁,她的男友早前确诊。两人曾于上月13日到柴湾兴华(二)邨丰兴楼出席家庭聚会,并于同月18日在深水埗福荣街37号出席另一聚会,出席者包括3名确诊N501Y变异病毒株的菲佣。

另外2宗为输入个案,其中一名43岁男患者居于中环士丹顿街29号,他本月6日到法国,9日回港。他离港前接受病毒测试,结果呈阴性,回港后于酒店检疫期间发烧,被送往玛嘉烈医院后确诊,并带有L452R新变种病毒。◇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林郑推“疫苗气泡”调整社交距离
香港民主党吁检视疫苗气泡
香港食肆明起分四种经营模式
香港政府推疫苗气泡 近九成人无增加打针意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