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確診足跡公開原則 陳宗彥:涉及隱私不公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28日在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說明決議情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人氣: 23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國內本土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漸增,地方政府經授權能公布確診個案足跡,但仍有地方仍不清楚相關依據,指揮中心28日再次說明,個資部分原則不公開,大眾運輸系統原則公開,因影響範圍較大,至於開放場所若場有實聯制、能掌握接觸對象就不公開,並請地方政府能夠依循發布原則處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28日在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說明決議情形。首先,針對長照機構收治入院流程,指揮中心有新規定,分別針對新入進服務對象,及原先的住民因病就醫返回長照機構時,有新的健康管理措施。

陳宗彥表示,這段警戒期間,不建議收治社區的新對象,若確實有必要入住,就需先進行自費採檢,提供入住前3日內的陰性檢驗報告,入住後應先將安置於隔離空間,或單人房14天,沒有相關症狀才能夠入住一般房室。

至於原本居住在長照機構內的住民,因病入住醫院,診療完成要返回長照機構時,出院前要依循病患的採檢機制,進行公費PCR核酸檢驗陰性,才能夠轉入或返回機構,也因服務對象在入院、出院時都有採檢,所以住民返回機構後,可不用進行隔離。

另就地方疫調公布足跡資料部分,陳宗彥表示,在個資部分,原則不公開,但能公開年齡、性別,但年齡只公布年齡級距,居住地點只公布到區域,另就接觸者類型部分,只會公布同住家人、醫護等,另有些場所、任職單位原則不公開,不管公部門、民營機構需要公布前,都需要事先溝通,活動場所部分,個人處所、住家等隱私場所不公開,大眾運輸系統原則公開,因接觸者對象多、影響範圍較大。

至於開放場所如何界定是否公開,陳宗彥表示,若該場所有實聯制,在疫調過程能掌握接觸對象就不公開,沒有實聯制、無法掌握特定對象就會公開。◇

責任編輯:李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