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青年假訊息來源 含課堂老師

人氣: 18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1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綜合報導)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和台大新聞所教授洪貞玲6日參與「從不實訊息看台灣的防禦民主」線上論壇。沈伯洋提到,青年最容易受假訊息影響,其中「課堂老師」的言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與影響。

首先須定義「認知作戰」,有人會問,如果「韓劇看久了變成愛吃泡菜、好萊塢電影塑造美國英雄色彩」算不算?對此,沈伯洋表示,各國一般文化輸出與言論自由不在此範圍;智庫學者對認知作戰的認定標準為,「具一定強迫性、一定隱蔽性、一定的腐敗性」,舉例來說,中共與他國學校簽定協議,要求老師不得談論法輪功、新疆等議題,資助研究經費等。

台大新聞所教授洪貞玲(左)與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6日在網路論壇分享「從不實訊息看台灣的防禦民主」。(臉書Rock the Spot影片截圖)

假訊息三大節點 金流最關鍵

沈伯洋分析假訊息三大節點,第一種「中共官方直接操作(資訊流)」例如來自中宣布、國台辦、共青團、在台陸生,這種很明確、不難應對;第二種「投資操作(資金流)」砸錢給公關公司、演藝人員、網紅,關鍵時刻帶動輿論,例如中國資金透過「斗內(贊助)」與餵流量給YouTuber,變相鼓勵散播中國有利消息。

第三種操作是針對「自願者市場(人流)」,以人為武器,組織宗親會、宗教、LINE群組等統戰社群,把鐵桿親中份子拉得更緊密,使其自願散播假訊息。沈伯洋提醒,上述三種管道,其中以「資金流」最為關鍵。

沈伯洋與團隊執行出口民調,發現20~29歲青年被中共假訊息影響最大,64%台灣大學生認為台灣有受到境外假消息攻擊,其中34%認為假訊息來自中共。不過令他驚訝的是「竟有20%大學生認為假消息來自美國、19%認為來自日本」,且認為「藍綠都很爛」的學生,最容易受到中共的陰謀論影響,尤其是「反美、疑美論」對他們很有市場。

經交叉分析,「持這類認知的學生,普遍使用微博、微信、抖音」,進一步訪談發現「很多(假訊息觀點)是學校老師跟他們講的」。沈伯洋說,有些系所的老師長期頻繁往返兩岸,帶回「中共論述」到課堂上,這種「線下」謠言如同「溫水煮蛙」般潛移默化,造成的影響甚至比「線上」更為巨大。

如何區分假訊息與言論自由的界線?洪貞玲認為,如果是惡意、扭曲的資訊必須限制,台灣也已啟動立即澄清、修法訂定罰則來規範之。沈伯洋也重申,不要讓資訊戰造成政治對立,就算是意見光譜兩端,大家仍都生長在同一塊土地,願意對話才是民主真諦。

對於台灣社會如何因應?洪貞玲表示,不實訊息有三大特點,包括:無具體消息來源、簡體字與中國慣用語、易造成恐慌。政府必須把不實資訊視為重要議題,也要仰賴網路平台自律,以及臺灣公民社會的反制與澄清。

社媒難拒中國經濟誘因

提供不實言論溫床的網路社群媒體,主要是外國公司,台灣政府如何管制?洪貞玲指出,網路平台業者必須有「自律規範」,不能以免責來迴避平台責任,接下來台灣將成立「數位發展部」,並修法賦予NCC監理網路媒體的權限。

社群平台被指言論審查,例如臉書審查員會刻意刪除不利中共或特定立場的言論,洪貞玲坦言,龐大的中國市場對社媒平台巨擘是很大的誘因,呼籲大型社群媒體須公開其演算法,平台必須做到透明化,台灣應對這些跨國公司施壓並持續溝通,促其改善。◇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