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山漁港太陽光電系統啟用 年產123萬度綠電

新竹市海山漁港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4日舉行啟用典禮。(林倩玉/大紀元)
人氣: 10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2年0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倩玉新竹報導)由新竹市府投入6千萬元打造的海山漁港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4日舉行啟用典禮。竹市府表示,市府攜手光碩能源,打造竹市首座兼顧漁業發展與綠能發電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同時也是全市第二大光電系統,僅次於看海公園。此次依臨海環境特性,設計兼具防風、耐鹽、抗震結構,總面積6千平方公尺、1.2MW(百萬瓦)設置量,年均發電量可達123萬度,預估每年可為市庫帶來50萬至60萬元的售電回饋金。

海山漁港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年均發電量可達123萬度,預估每年可為市庫帶來50萬至60萬元的售電回饋金。
海山漁港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年均發電量可達123萬度,預估每年可為市庫帶來50萬至60萬元的售電回饋金。(林倩玉/大紀元)

副市長沈慧虹出席啟用典禮時表示,為配合國家潔淨能源發展方向政策,竹市府超前部署,積極推動公有房地附加太陽能光電系統,以達到綠能建設、能源轉型目標。竹市目前有40處公有房地場址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包括29所市立國高中小學及11處公有機關房地。總設置量為7.662MW(百萬瓦),去(2021)年總發電量973萬度、減碳量約4,885公噸,大約是12.6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

光碩能源董事長葉勝發表示,相較於內陸,海邊的太陽能板設備對於抗風、耐鹽等要求更加嚴苛,在材料的選擇、鋼構的整體設計,都依當地環境的需求做技術上的努力。針對漁電共生需求,本次設計更將太陽能板架高4.5公尺,下方將規劃作為漁民漁具的儲放整補空間,另也供作停車場使用,遮蔭空間不只讓堆放漁具壽命延長,也讓停車車內溫度降低,兼具漁業使用與綠色能源生產。此外,海山漁港太陽能板的框架結構也經過特別設計,角度傾斜的太陽能面板提供自清的能力,可以透過雨水帶走表面沙塵,增進發電效率,減少清潔成本。

針對漁電共生需求,將太陽能板架高4.5公尺,下方將規劃作為漁民漁具的儲放整補空間,另也供作停車場使用,兼具漁業使用與綠色能源生產。
針對漁電共生需求,將太陽能板架高4.5公尺,下方將規劃作為漁民漁具的儲放整補空間,另也供作停車場使用,兼具漁業使用與綠色能源生產。(林倩玉/大紀元)

新竹區漁會常務監事林英男表示,海山漁港設置太陽能光電裝置的場域原本是塊荒地,裝設架高的太陽能板後,漁民對於能在太陽能板底下曬網、整網、補網都感到非常方便。他說,假日漁港的遊客很多,希望太陽能光電裝置的場域能夠更廣,除了讓漁民利用來整理捕漁工具外,期待未來也能規劃攤位,讓漁民自產自銷做生意。

產業發展處處長張力可說明,目前規劃興建中的太陽能光電裝置場址有21處,今(2022)年預計再增加5MW(百萬瓦)太陽光電裝置量,全數完成後,竹市太陽能光電系統年發電總量可達1,415萬度,減碳量約7,104公噸,近18.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此外,這些場址除有節能減碳的效益外,更可為市庫帶來房地租金收入,2021年相關租金收入達866萬元,可利用於能源教育、公產節能改善及修繕等。

海山漁港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為竹市首座兼顧漁業發展與綠能發電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同時也是全市第二大光電系統,僅次於看海公園。
海山漁港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為竹市首座兼顧漁業發展與綠能發電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同時也是全市第二大光電系統,僅次於看海公園。(竹市府提供)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