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典藏授證儀式暨嘉義藝術家紀錄片發布會

典藏授證儀式受贈者宋思權醫師(中),左二為市長黃敏惠,左一為美術館館長賴依欣,右一為文化局代理局長葉國樑。(李擷瓔/大紀元)
人氣: 25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嘉義市立美術館於3月25日「美術節」舉行頒發典藏證書典禮,嘉義市長黃敏惠致贈典藏證書,感謝民間藝術前輩將多幅珍貴畫作捐贈給嘉義市立美術館,將畫作留在當地典藏,以行動支持嘉義美術館。

除此之外,嘉美館所製作的嘉義藝術家紀錄影片1-3輯也將於這一天發布,展現館方致力於保存嘉義當地美術史料和推廣藝術人文資產的決心。

典藏授證儀式受贈者何明宗董事長。(李擷瓔/大紀元)
典藏授證儀式受贈者包喬鷗、包喬晉。(李擷瓔/大紀元)

市長黃敏惠表示,有畫都美譽的嘉義市在美術節感恩所有畫家前輩的努力,成就了畫都之美;美術館成立之初許多畫家捐贈作品給市府,陸陸續續又有很多畫家捐贈畫作,加上何明宗董事長、宋思權醫師等人,捐贈嘉義市有名的畫作,讓館藏更豐富。

典藏授證儀式受贈者林虹昱。(李擷瓔/大紀元)

市長黃敏惠說,民國100年時,在嘉義公園舉辦繪出嘉義市的美景,像我身旁的陳銀輝、陳哲老師等,他們透過畫筆展現畫都的生命力,讓美術館畫展都非常成功,如開幕展《辶反風景》呈現很多傑出的畫作。

典藏授證儀式受贈者水谷篤司代表吳姵萱。(李擷瓔/大紀元)

為了記錄許多畫家的努力,製作了紀錄片,希望把他們的畫風、畫法、傳承,透過紀錄片呈現出來,如郭東榮老師的《時代的變奏》等,即將於明(26)日、後(27)日早上10時,一天4部,於美術館3樓多功能室放映,歡迎大家到場觀影,感受畫都的生命力。

合照。(李擷瓔/大紀元)

今日嘉美館受贈典藏的作品共有42件,當中不乏作品是出自嘉義美術前輩的手筆,如:吳梅嶺的《山水》、林東令《麻雀》、陳哲《瓶花》、林國治《春到牛稠溪》、王錦堂《十字架下》、包克家的《戰爭進行曲1》……等,亦有日本籍當代藝術家水谷篤司捐贈自己的雕塑作品《似曾相似的作品——向陳澄波致敬》。

郭東榮油畫。(李擷瓔/大紀元)

捐贈者的身分各異,有當代藝術家、藝術家後代、藝術收藏家等,黃敏惠感謝藝術前輩們的慷慨捐贈,將這些大師的精彩畫作留在嘉義,讓更多市民大眾可以走進嘉美館中親近這些臺灣美術大師作品。

畫家郭東榮遺孀陳秀葉女士上台致詞。(李擷瓔/大紀元)

2022年嘉義市立美術館的年度主題為「想像的擴延與對話」,除了典藏藝術家的作品、研究與推廣藝術教育之外,更期許能將藏品、嘉義的文史脈絡與數位科技、當代藝術結合,擴展對美術館的想像,積極與各界人士交流、對話。

畫家陳銀輝及夫人。(李擷瓔/大紀元)

嘉美館於2020年開館,延續1938年的嘉義被稱為「畫都」的精神和文化底蘊,典藏嘉義美術作品,提出當代展覽視野。

嘉義市立美術館作為一座代表臺灣重要的當代視覺美術的城市美術館,自開館以來便受到各方人士關注,不少藝術收藏家與藝術家後人慷慨捐贈精彩作品,特別針對嘉義地區的藝術家作品發展,期待讓嘉義的「畫都」之名重返,讓嘉義能作為認識臺灣現代視覺藝術的重要城市。

陳哲老師一位藝術界的教育家。(李擷瓔/大紀元)

另為落實「藝術本土化」的目標,並有系統地建構嘉義藝術史脈絡,嘉美館針對8位嘉義當地的資深藝術前輩進行訪談記錄,並將訪談內容製成影片,建立嘉義美術史的史料檔案,有助於後續臺灣美術史研究、展覽及教育推廣。這8位嘉義重要的藝術家分別為郭東榮老師、陳銀輝老師、詹浮雲老師、陳哲老師、黃照芳老師、劉長富老師、蘇嘉男老師、劉新祿老師,透過訪談紀錄來了解藝術家們的創作理念、心路歷程。預計每一位藝術家都會有一部至少片長四十分鐘的紀錄片,在3/26(六)-3/27(日)早上10點開始,會在嘉義市立美術館 3F多功能室分時段放映,各部影片放映時間如下:

3/26(六)  10:00-10:50 郭東榮-時代的變奏

11:00-11:50 陳銀輝-色彩的樂章

14:00-14:50 詹浮雲-浮雲的油畫人生

15:00-15:50 陳哲-傳為嘉畫‧藝術界的教育家

3/27(日)  10:00-10:50 黃照芳-傳為嘉畫‧兒童藝術家

11:00-11:50 劉新祿-我的阿祖是畫家

何明宗董事長說明此次贈畫的意義及其創辦的協志工商走入歷史的後續處理情形。(李擷瓔/大紀元)

14:00-14:50 劉長富-飛越北極圈的旅行者

15:00-15:50 蘇嘉男-沉浸於嘉義公園之美

大合照。(李擷瓔/大紀元)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