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拚2050淨零排放 經部水利署提三大對策響應

石門、德基、日月潭及曾文水庫將採調頻發電。(中央社)
人氣: 11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國內力拚2050年淨零排放,國發會已在3月30日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經濟部水利署在5日發布接軌「淨零」的三大策略,包括:土地植樹固碳促動產業轉型、水利工程減碳邁向碳中和,以及水庫滿載發電支援綠能網絡。另外,國發會預計年底公布2030年的減碳目標,對此,中研院學者認為,中央部會針對減碳的態度較保守,特別是在課徵碳稅方面並不積極。

為達2050年淨零排放,國發會日前發布的路徑圖提出多項目標,包括:能源配比中的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升突破六成,2025年不再興建新燃煤電廠、2030年風力光電累積裝置容量達40GW、2035年智慧電表布建率達100%、2040年燃煤燃氣電廠依CCUS發展進程導入運用,以達到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過60%和智慧變電所布建率達100%。

因應「淨零」目標,水利署在5日發布策略,首先將推動土地植樹固碳,針對轄管土地加大植樹力道,並於滯洪池或環境營造工程周邊栽植。

他們說,今年初已挑選「東埔蚋溪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及「石門水庫周邊園區」,申請「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抵換註冊與認證作業。

第二項是落實水利工程減碳,水利署說,以2019年至2021年工程總碳排量為基準,訂定逐年具體減碳目標,搭配植樹造林增加固碳效果,以實現2050年「碳中和」。

第三是水庫滿載調節發電,他們說,目前全台主要水庫蓄水率約5成至滿庫,民生及產業均可正常供水,將落實日日監看水情,視降雨狀況滾動檢討節水調度措施。

另外,為補充落日後太陽能發電不足,石門、德基、日月潭及曾文水庫將採調頻發電;以石門水庫為例,1至5月單機3小時發電,5月起雙機5小時滿載發電,放水每日約100萬噸,發電放水蓄積於後池調配,供公共用水及農業灌溉使用。

此外,水利署說,會持續與台水公司協力發展水域型太陽能光電系統,推動水庫與滯洪池並聯開發,並與台電公司及民間業者合作推動小水力發電系統增加並聯容量。

關於中央的「淨零」政策,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在5日出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解析記者會時指出,國發會2050減碳路徑與國際報告相呼應。

林子倫認為,國發會的台灣2050的淨零路徑,在能源、生活、社會轉型、科技布局、需求面管理等呼應了IPCC在4日晚間發布的第三工作組報告(WG3)。

針對國發會2030年的中期減碳目標仍維持減量20%,林子倫認為,應會調整。中央研究員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則提到,國發會的路徑圖相當積極,而這次也沒有公布碳稅的方案,顯示各部會對減量目標可能相對保守,認為需要更積極推動。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