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研發罕病腦基因治療藥物 歐盟核准上市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2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罕病「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基酶(AADC)缺乏症」,罹病兒童出生時沒有症狀,但大概從3、4個月大開始,陸續出現發展遲緩、動眼危象等症狀,罹病孩童很難活過5歲,過去也沒有方式能治療。台大醫院22日宣布好消息,團隊開發出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為全球第一個腦部基因治療藥物獲得歐盟核准上市,目前治療個案追蹤存活最久已逾10年。

台大醫院22日舉行「台大醫院開發AADC缺乏症腦部基因治療 獲歐盟核准上市」記者會,分享開發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成果。

台大醫院小兒部暨基因醫學部教授胡務亮表示,AADC是一種酵素,因基因缺損使得AADC缺乏,進而也讓多巴胺和血清素缺乏,若成人缺乏AADC,則會演變成帕金森氏症。

胡務亮表示,兒童剛出生時,看不出異狀,大概要等到3、4個月大,就會開始出現包括嚴重發展遲緩、動眼危象、低張力及四肢運動異常、自律神經失調、睡眠問題、情緒障礙等症狀,兒童時期就可能因併發症死亡。

胡務亮表示,國外曾統計,當時全世界約100名AADC缺乏症病患,其中台灣就占30名;據台大醫院新生兒篩檢統計,在台灣約每3萬人中就有1名個案。

胡務亮表示,治療原理是利用病毒載體將帶有功能的AADC基因,透過外科手術及立體定位方式,注射到人體腦部基底核的核殼位置,病毒進入後就會製造人體所需要的AADC酵素。

胡務亮說,此為一次性的注射治療,患者接受治療前,大約1歲、2歲開始就沒辦法成長,加上吞嚥問題,很多小朋友在2至5歲之間就會過世,接受治療後,存活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目前為止追蹤最久已超過10年。

回想起當初這項治療方式發展的艱辛過程,胡務亮說,這項罕病的治療方式,其實在國外相對不受重視,但眼看這麼多小病人和家庭受煎熬,因此自2007年開始發展相關技術,並在2010年成功完成全世界第1例治療,至今已治療30名個案。

台大醫療團隊這項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都由台大醫院主導,並在台灣進行,可以說是台灣新藥發展上一項重要突破,目前已技轉給美國藥廠,同時成為首獲歐盟核准上市的腦部基因治療藥物。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尚無其他批准的AADC缺乏症治療方式,這也是歐盟核准的第一個腦部基因治療藥物。

罕見疾病基金會也在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樂見AADC缺乏症有了最新的基因治療上市,迫切期望這項成果真正讓台灣AADC缺乏症病友使用,期待政府能聽見病友聲音,持續支持台灣罕藥研發,讓給付程序更順暢,使罕病患者獲得一線生機。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