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夫婦賣5斤芹菜遭罰6.6萬 中共罰款創收惹議

人氣 5569

【大紀元2022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近年來,中共的監管部門藉罰款搞創收,備受輿論詬病。陝西省榆林市一家小商販售賣5斤芹菜遭當地監管部門罰款6.6萬元的消息,近日被媒體曝光後,引起廣泛爭議。

8月27日,話題「商販賣芹菜收入20元被罰6萬6」登上微博熱搜,引發輿論關注。
聽新聞:

powered by Sounder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據大陸媒體報導,羅某夫婦經營一家蔬菜糧油店,去年十月的一天,他們購進7斤芹菜。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提取2斤進行抽樣檢查。一個月後,市場監管部門稱「這批芹菜檢驗不合格」。

糧油蔬菜店主羅某表示,被告知芹菜不合格後,要提供進貨的票據,羅某稱當時票據丟了,也找不到了。

店主羅某的這7斤芹菜中,除2斤被監管部門取走檢查,剩餘的5斤,以每斤4元價格售出。

處罰決定書認定因涉案芹菜已售出,無購買者信息無法召回,羅某夫婦不能提供供貨方許可證明及票據,不能如實說明進貨來源,市場監管部門對其做出6.6萬元的處罰。

糧油蔬菜店店主表示, 「我得賣多少噸芹菜才能掙回六萬多?」

陝西「芹菜案」被媒體報導後,引起輿論爭議。榆林市市場監管局的官員承認此案處罰不當。

不過,有大陸媒體查閱榆林市市場監管局2021年以來食品類行政處罰台帳發現,針對小微市場主體的五十多起處罰中,罰款超過五萬元的就有二十一起,而他們的案值只有幾十或幾百元。

該事件引發網民關注和熱議。不少網友評論說:「陝西榆林市場監管局巧開罰單掙大錢,通過這個辦法,年淨收入高達好幾百萬元。」

「之前城管把小販踢腦震盪200元私了,現在賣五斤芹菜被罰六萬多,官員沒有受到懲處,主要是平頭百姓好欺負,如果有大企業超標不合格,相關部門就會說這是納稅大戶,要保就業,保穩定,罰點錢意思意思就可以啦。」

「苛政猛於虎,權在他們手裡,哪怕他們錯了,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處罰,穩賺不賠。」

中國80城去年罰款收入上升 最高增幅127%

近年來,中共的監管部門藉罰款搞創收,備受輿論詬病。罰款已成為監管部門的斂財「法寶」,民間將其諷為「持證搶劫的強盜」。

7月份,中國各城市陸續公布2021年的預算執行情況。

《南方週末》統計了全國三百餘個地級市的罰沒收入。其中,有111個地級市公布了罰沒收入數據。罰沒收入是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司法、公安、行政等管理部門對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行為課以罰款或沒收品變價收入等。

在公布數據的111個地級市中,2021年有80個城市罰沒收入呈上升態勢,占比超過72%。其中,有15個城市罰沒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

(網頁截圖)

在各大城市罰沒收入數據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市。2021年,青島市罰沒收入為43.77億元,位於111個統計城市之首。與2020年相比,青島市罰沒收入增幅為127%。

值得注意的是,與發生「芹菜案」的榆林市同處一省的西安市,2021年罰沒收入25.34億元,位列第三名,而2020年為16.57億元,增幅為53%。

責任編輯:孫芸 #

相關新聞
「完不成指標別下班」 上海交警密令曝光
創收指標133億元 福建交通部門通知曝光
數十貨車司機在甘肅被指毒駕 被迫編吸毒史
中國去年80城市罰款收入上升 青島增127%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