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雲林傳統工藝展文觀處登場 展出14位工藝保存者作品

由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舉辦的「2022雲林縣傳統工藝展」9/1日於雲林縣文化觀光處展館一樓開幕。(廖素貞/大紀元)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2022雲林縣傳統工藝展」9/1日於雲林縣文化觀光處展館一樓登場,展出14位工藝保存者精心之作,是少數將粧佛、剪黏、彩繪、木雕、木結構、大燈飾、錫器一次全覽,及近距離欣賞白鶴獅陣、龍鳳獅陣及藝閣的難得展覽。

縣長張麗善(右二)文觀處長陳璧君(右一)於顏三泰(左二)的藝閣前合影。
縣長張麗善(右二)文觀處長陳璧君(右一)於顏三泰(左二)的藝閣前合影。 (廖素貞/大紀元)
縣長張麗善頒發感謝狀給14位工藝保存者之一的吳登興。
縣長張麗善頒發感謝狀給14位工藝保存者之一的吳登興。(廖素貞/大紀元)
縣長張麗善、文觀處長陳璧君、縣議員黃美蘭、 藝師吳登興在千手觀音佛像前合影。
縣長張麗善、文觀處長陳璧君、縣議員黃美蘭、 藝師吳登興在千手觀音佛像前合影。(雲林縣政府提供)

為感謝藝師們對推動傳統工藝保存與活化的貢獻,縣長張麗善特地出席開幕典禮,並頒發感謝狀表達敬意。張麗善表示,雲林縣不僅是農業大縣,還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不只保留許多細膩精緻的傳統工藝,且孕育多位傳統工藝的保存者。這次展覽特色是將許多平時只能昂首遠望的廟宇牆壁、屋頂上的作品,包括剪黏、木雕、彩繪等創作,搬到展場內讓民眾能近距離品味其中的細膩,此外,還有北港最具特色的藝閣、龍鳳獅陣、白鶴獅陣等也都可就近觀賞,非常不容易。

縣長張麗善(右二)文觀處長陳璧君(左一)在彩繪大師洪平順(左二)的作品「神像彩繪」前合影。
縣長張麗善(右二)文觀處長陳璧君(左一)在彩繪大師洪平順(左二)的作品「神像彩繪」前合影。(廖素貞/大紀元)
 縣長張麗善(右二)文觀處長陳璧君(右一)於顏三泰(左二)的藝閣前合影。
縣長張麗善(右二)文觀處長陳璧君(右一)於顏三泰(左二)的藝閣前合影。 (廖素貞/大紀元)
許哲彥的剪黏作品。
許哲彥的剪黏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丁宗華的木雕作品。
丁宗華的木雕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吳登興的作品 「 獅頭及龍鳳獅」。
吳登興的作品 「 獅頭及龍鳳獅」。(廖素貞/大紀元)
陳明洲的「粧佛」作品。
陳明洲的「粧佛」作品。 (廖素貞/大紀元)
林朝金的木雕作品。
林朝金的木雕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此次展覽自即日起展出至9月11日止,希望鄉親們都能抽空前來欣賞,更希望這些珍貴的傳統工藝能持續傳承、保存,讓我們能不斷透過文化藝術與國際交流,運用AI、5G等科技將作品傳遞到全世界,讓世界看見雲林在文化藝術保存的努力,所有工藝師們在傳承上的用心。

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洲致詞表示,這次是傳統工藝第一次在文化中心展出,感謝雲林縣政府對傳統工藝的重視,積極推動傳統工藝的保存與活化,讓本縣傳統藝師備感尊崇,希望這樣的展出以後能繼續辦下去。

本次展覽集結陳明洲、許哲彥、張旭輝、顏三泰、洪平順、林聰賢、劉鴻林、蔡榮山、蔡明堂、林朝金、丁宗華、蘇木山、吳登興、老塗獅藝陣發展協會等多位大師級藝師作品,有粧佛、木雕與大型的木結構創作外,數十件展品中還有精緻中帶著貴氣錫器、氣宇軒昂的大燈,連平日只能在特殊慶典方能目睹的獅陣、藝閣都能盡收眼底。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