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天然氣協議停滯 俄稱北京要求不合理

人氣 1498

【大紀元2024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三位知情人士透露,俄中大型天然氣管道協議談判已陷入僵局,因為俄羅斯認為中共當局在價格和供應水平上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

多年來,俄中一直在商談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管道,俄羅斯希望每年從北部亞馬爾地區輸送500億立方米天然氣,經蒙古輸送到中國。

中共在該管道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凸顯了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已越來越依賴於中國的經濟支持。

知情人士告訴《金融時報》,中國要求支付的價格幾乎是俄羅斯經過大幅補貼的國內價格,且只承諾購買年輸氣量500億立方米中的一小部分。

由於對歐洲的天然氣銷量劇減,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Gazprom去年虧損6,290億盧比(約69億美元),這是該公司25年來的最大虧損。俄方寄望該管道能挽救Gazprom的困境。

知情人士稱,管道協議是上個月中俄領導人會面時,普京提出的三大要求之一。另外的兩個要求,還包括希望中國銀行在俄羅斯展開更多活動,以及要求中國拒絕參加烏克蘭本月組織的和平會議。

然而,Gazprom首席執行官阿列克謝·米勒(Alexei Miller)並未隨普京一起參加對北京的訪問。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員塔蒂亞娜·米特羅娃(Tatiana Mitrova)說,米勒的缺席「極具象徵意義」,米勒對任何嚴肅的談判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中共上週五宣布,不會參加烏克蘭在日內瓦舉行的峰會。不過,知情人士補充說,管道協議仍遙遙無期,與中國銀行的擬議合作規模,仍遠低於俄羅斯的要求。

柏林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亞歷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認為,俄羅斯未能達成這筆交易,凸顯了中共的盤算。

加布耶夫告訴《金融時報》說:「中國(中共)可能在戰略上,需要俄羅斯天然氣作為安全的供應來源,一旦台灣或南海周邊發生海上衝突,海上航線就會受到影響。」

「但為了讓這一切變得更有價值,中方確實需要非常便宜的價格和靈活的購買義務。」他說。

加布耶夫說,俄羅斯沒有其它陸上天然氣出口路線,這意味著俄羅斯最終可能不得不接受北京的條件。

加布耶夫說:「中國(中共)認為,時間站在自己這一邊,能慢慢地從俄羅斯人那裡榨取最好的條件。」

「氣田已經開發,管道建設速度相當快。最終,俄羅斯沒有任何其它選擇得以銷售這些天然氣。」他說。

在俄烏戰爭前,俄羅斯依靠向歐洲高價出售天然氣,以補貼國內市場。

然而,俄羅斯對歐洲的出口已從入侵烏克蘭前10年的年均2,300億立方米,快速下降到2023年的220億立方米。今年年底出口量還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若不能增加對中國的供應,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蘇州襲擊事件後 旅居上海的日本人提高警覺
北約任命荷蘭首相呂特為下任祕書長 一文看懂
美駐華大使:中共說一套做一套 嚴重背信
雨刷故障 特斯拉召回逾1.1萬輛賽博皮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