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逾半清洁工人曾出现热疾病症状 团体促立法保障工友

人气 6

【大纪元2022年09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香港今年夏天异常酷热,气温打破多个纪录。绿色和平和香港天主教劳工事务委员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受访工友过去两个月工作时,曾出现热疾病症状,促请政府将中暑列为工伤。

调查在8至9月以问卷访问150名街道清洁和防治虫鼠工人,发现52.7%工人曾在工作时有热疾病病征,例如晕眩、呼吸困难等,当中两成人的病征更是每日至少出现一次。

九成受访工人指雇主无提供便携风扇,超过六成工人称雇主未有提供阔边防晒帽;不过有68%人指雇主有提供足够饮用水。

工友萍姐年逾60,从事食环署辖下的户外防治虫鼠工作,试过中暑“会感觉到人开始支持不到身体,眼睛开始模糊、看不到”。她说要戴口罩或面罩工作,酷热天气下有时亦要穿上全身保护衣,汗水会载满眼罩和面罩,但雇主未有提供饮用水,要自己准备。她更诉苦指每日8小时工作,即使每日最热的2小时,休息时间只有大约10分钟。

绿色和平和香港天主教劳工事务委员会促请政府,将中暑列为可补偿的职业病。委员会政策干事罗佩珊指,劳工处现时的相关指引不是法例,大多雇主均未有跟足指引中,关于中暑的指引,例如提供防暑装备、足够的饮用水、安排足够休息时间等,有清洁工友一天只获一支樽装水,其余要自备。

罗佩珊续说,5年来劳工处巡查逾两万次,只有两宗检控,有一宗是指负责人未有为雇员提供足够饮用水,罚款1,400元。她认为并无指令停工,阻吓明显不足,促请当局纳热疾病指引到《职业安全及健康规例》中,提高雇主向雇员提供适当防暑安排和装备的法律要求,使工友有更多保障。

对于政府考虑将天文台“香港暑热指数”加入《中暑风险评估指引》,调查亦以监测仪实地监测热压力,发现同一区域即使在同一时段,暑热压力指数亦可相差甚大,反映暑热程度的湿球黑球温度,差距最大达摄氏3.45度。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伍汉林表示,天文台现时的暑热压力指数的数据,只来自两个气象站,难以反映全港工友在户外工作时的实际情况,促请增加暑热指数监测点。◇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香港工会促将中共病毒纳入职业病
在欧港人当义工办物资站 助乌克兰人渡难关
九龙清真寺消毒为重开做准备 料每节容纳500人参拜
金兑锡暑期实习生项目 聚焦护理员权益和社区治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