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搶救蘭千山館文物 民團盼續留故宮

圖為台北故宮博物院資料照。(陳柏州/大紀元)
人氣: 6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3年0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蘭千山館文物寄存故宮到期,故宮決議將文物退返所有人板橋林家。文化界憂國寶文物流落海外,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連署行動,截至1月31日止,共7,037人連署,故宮將在16日給予回應。國政基金會協同連署發起人15日共同召開記者會。民團盼新任故宮院長蕭宗煌能將蘭千文物留在故宮。

蘭千山館文物是板橋林本源家族的林柏壽及其後人寄存於故宮的收藏品。蘭千文物主要指蘭亭和千字文,還有明清文物包括名畫、法書、古硯等,已寄存故宮54年,如今寄存文物已增至349件, 爾後林家人再增寄500件文物給故宮,其中《華嵒寫生冊》展出受到歡迎。

當初簽約時,林家聲明此批文物是捐送永久保存在台灣,來日故宮國寶重返北平,蘭千山館文物還是要永留台灣故宮。合約以5年為期,期滿續約,歷任院長皆明白蘭千文物雖有寄存之名,實乃捐贈,都予續約。

不過,合約於2022年10月31日到期前,林家人突被故宮告知將中止合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集結文化界人士,於2022年11月29日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行動,自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後,兩週內超過5000人附議門檻。依規定,主管機關應於2023年2月16日回應。

民間提出三點訴求:一、故宮尊重歷任院長傳統,續簽寄存合約。二、依文資法規定,指定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及懷素〈小草千字文〉為國寶、古物列冊,報文化部,避免珍稀古物流落海外。三、修正《故宮組織法》,增加指導委員會組織,避免院長專斷。

事件引發關注後,故宮聲明解釋不續約理由,包括空間不足、寄存人有意捐贈則啟動徵集程序等;故宮也澄清,舊約已失效「文物永留故宮、以寄代捐」等說法並無憑據。前院長吳密察去年備詢指出,故宮未來寄存政策要修改為「以捐贈為前提」,目前本案雙方仍在協商中。

外界本以為蘭千山館是「冷門議題」,卻罕見創下文資最快連署紀錄。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這說明「保護文資傳承」是全民共識,期待新內閣、新任故宮院長尊重民意。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則希望,蘭千文物續留台灣,故宮繼續策展,讓台灣人及世界觀光客,都能有欣賞重要中華文化的機會。

霹靂國際副總經理魏裕國也反思「台灣到底可以留什麼給下一代?」他認為,不管物質類或非物質類、公部門或私人,只要是我們的文化遺產都應積極保護,能以此為文化傳承與學術研究基礎,讓世界上研究漢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專家願意來台灣,相信可提升台灣國際地位。

陳學聖批評,民進黨「去中國化」非常愚蠢。吳密察下台後,故宮這週也找了博物館界大老開會,他認為故宮應會有善意回應。他也強調,在故宮組織法增設指導委員會,已經被列為立法院下一會期的優先審議法案。不管蘭千寄存能否續約,未來將持續爭取將蘭千文物指定為國寶與重要古物。

由於故宮及文化部已更換首長,未來故宮態度備受關注。據了解,雙方應會續約,文物暫無搬離故宮危機,不過內容是否另訂新約,故宮保密到家。故宮15日回應《大紀元時報》提問表示,有關蘭千山館文物的網路連署提案,故宮會在16日在提案下方貼出官方回應,應該早上就能看到。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