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訪趙錦榮: 用愛心助烏克蘭難民渡過難關

圖為趙錦榮(Kenny Chiu)到波蘭幫助烏克蘭難民。(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人氣: 11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3年0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欣文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導)俄烏戰爭進行了將近一年,一直想為遭受戰火蹂躪的烏克蘭人民儘點力的加拿大前國會議員趙錦榮(Kenny Chiu),終於在2022年聖誕節前如願以償。在離家的七個禮拜裡,他看到了什麽,經歷了什麽?就請他來分享一下這段難忘的經歷吧。

烏克蘭在召喚

1.想去烏克蘭的原因

趙錦榮表示,所有關心公義社會的人,看見一個本來是與世無爭的主權國家烏克蘭,竟然在我們眼前被一個強權國家、一個惡霸給侵略了。戰爭導致他們家破人亡、死傷無數。就算是一個普通人,只要稍微有點良知、有公義心,看到這些新聞,心裡也會不安的。

圖為物資分發點(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趙錦榮很贊成許多人、包括烏克蘭的總統澤連斯基的説法:「這不是一場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戰爭,這是一個自由世界和一個強權無公理的惡霸的一場鬥爭」。 他覺得應該遵守一個基於規則(rule base 的世界秩序。「我們其實沒有選擇,我們唯有支持烏克蘭去抵抗這個強權惡霸的侵略。」 

圖為義工在Ptak 難民中心和孩子們在一起(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他表示自己在過去十一個月裡都非常關注烏克蘭的情況。「 因為我在2014年曾經因工作需要去過波蘭,那時波蘭的同事就對我講,他們對俄羅斯的擔憂、痛恨其實是遠多於對納綷德國的。這是個『很誇張』的看法,當時我不是很明白,但是現在我明白了。」 

隨著戰事的不斷延續,趙錦榮發覺,只是擔心、憤慨,覺得為烏克蘭做不了什麼,對自己的身心影響都不是很正面;同時他也留意到波蘭人民對於鄰國的那種無私、慷慨的幫助,所以就決定自己去籌集一些資金,去為烏克蘭人民儘點力。

2.在華沙做義工

圖為趙錦榮最後一週在物資分發點(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這次的行程是從10月底到12月中,7個禮拜50天。趙錦榮是自己一個人去的。

當時,他聯係到一個叫OM (Operation Mobilization:行動動員)的基督教組織。參加的每個人自籌食宿、機票等,去到波蘭首都華沙後,由在地的OM人員安排這些志願者去不同的地方幫忙照顧滯留在華沙的烏克蘭難民。

圖為博覽廳改建的臨時難民中心(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趙錦榮本來是很想去烏克蘭的,但是由於該組織與自己本身買的保險是不允許他們去到一個有戰爭的地方,所以這次就沒有進入烏克蘭境內,只是在華沙工作。

在波蘭首都華沙,當時就有40萬烏克蘭難民被安置在不同的地方,波蘭政府對他們非常慷慨。趙錦榮覺得,雖然這次能帶去的資金很少,杯水車薪,但是對於每一個接觸到的烏克蘭的小朋友、年輕人、或者他們的家庭,至少可以讓他們知道加拿大人是明白並關心他們的需要,知道他們的痛苦的。

3.志願者來自四面八方

圖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隊員(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趙錦榮抵埠時,那裡已有一隊人,大概是8個。這些人來自世界不同的國家,包括新加坡、瑞典和波蘭本國,領隊來自中美洲哥斯達尼加。這個聯合國式多元的團隊,有一個恆常的工作時間表,每個星期星期一到星期六不斷重複。

 趙錦榮介紹,烏克蘭的難民剛到邊境就會被波蘭政府接送到由博覽廳改建的難民中心。在裡面他們可以得到所需的不同物資,比如免費的食宿、免費的手機Sim卡等。每逢星期一、星期三,他們的團隊就會到華沙市郊難民營幫忙。

圖為義工和孩子們在一起(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由於很多志願者都只能來工作一、二個星期,所以我在當地7個禮拜當中,見識了很多人。到我離開的時候,整個團隊的人員都完全不同了。他們當中也包括了一些白俄羅斯來的人,他們在服兵役,但是反對總統盧卡申科,也不願意殺烏克蘭人,就逃離了白俄羅斯。也有一些是瑞士來的年輕社工、巴黎來的社工,有一個台灣女士也去了5個禮拜。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人都來這裡做救援的工作。」

人在波蘭的感受

1.在波蘭很安全

在波蘭,趙錦榮完全感覺不到任何危險。

他表示:「 這個OM組織本來是在邊界工作的,不過因為波蘭政府行動的改善,滯留在邊界的難民越來越少,華沙才更需要人手,所以整個團隊都搬到了華沙 。由於距離邊界比較遠,那安全感就更加強了。相反文化上的阻隔反而是需要突破的。」 因為對於只懂英語的人來說,就只能靠指手劃腳,或者是透過OM的同事翻譯才可以溝通。

(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2.能夠生活在自由社會很幸福

畫作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抵埠第一天,趙錦榮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爲與躲避戰火的難民比較,自己有幸生活在加拿大這樣一個和平、自由的國家。「尤其是在自由民主的土地上,我可以公開的講出我不贊成現在的執政黨在某些方面的做法,而不需要擔心作為一個反對黨的人會受到任何迫害。」

3.被烏克蘭人的勇氣和毅力所感動

在世界各地、特別是歐洲的新聞採訪中,不同的烏克蘭受訪者說的話幾乎是一致的:「無論俄羅斯怎麼去殺我們的人、怎麼去侵吞我們的土地,無論怎樣去把我們的冬天整成了最寒冷的冬天、將我們所有的基礎建設都炸毀了,我們是烏克蘭人!我們不是俄羅斯人!」

趙錦榮被烏克蘭人的這份氣概深深感動。他覺得對著這個非常勇敢、非常有毅力的民族,世界的回應,尤其是自由世界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支持他們、大力地去支持他們,為他們提供所需要的物資。越早給他們提供所需要的武器, 就越能夠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士兵和無辜平民的殺戮,減少傷亡。

4.對波蘭人深表敬意

趙錦榮很欣賞堅定支持烏克蘭的鄰國波蘭,欣賞這個東歐前共產國家那種堅定不移,尋找自由的決心。站立在波蘭的領土上,看到今日波蘭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趙錦榮的第一印象是波蘭是真正從共產主義的廢墟中站起來了!

圖為義工透過翻譯為難民提供幫助(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他談到:「自從八零年代末期九零年代初期,波蘭人堅決的摒棄了獨裁的共產主義之後,他們就從來都沒有回頭看過。這次俄國侵略烏克蘭這場戰爭中,波蘭在發動支持(烏克蘭)方面更加起到了一個領袖的作用。波蘭不僅是從政府那裡撥出很多資源來照顧從烏克蘭過來的難民,在軍事援助上也毫不遜色於其他國家。」

趙錦榮也聽到過無數關於波蘭人民在戰爭爆發後自發支持烏克蘭的故事。他提到:「 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波蘭的平民百姓很多時候會透過社交媒體公布:我這裡有三個位置可以接受3個烏克蘭朋友,我可以接受4個,或者有二個位,或者一個床位… … 這些都是普通平民百姓自發的行動。這令我明白到為什麼波蘭政府有那麼大膽子,用這麼多公帑去救援鄰國的烏克蘭。」 

戰爭帶來難以彌合的創傷

 在華沙,趙錦榮他們所接觸到的難民絕大部分都是婦女及她們所攜帶的老人、孩子,因為可以離開烏克蘭的男性是非常少的。

博覽廳改建的臨時難民中心(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由於我到那邊時戰事已經持續了9個月的時間,這些兒童和青少年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或者哥哥;再加上戰事仍在進行,他們的心理狀況是很不穩定的。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極缺乏一些男性的role model(榜樣), 女孩子也不例外。」 

1.需要親情的孩子

孩子的畫作(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有一個與媽媽相依爲命小女孩來到難民中心,單從她的狀態,趙錦榮就能感受到她的內心帶著很深的傷痛,是一個很需要親情、很需要安全感、很需要大人去關注或者一些人際的接觸的小女孩。對於這些孩子,義工們會盡力去幫助他們,但是按照規定義工是不可以與這些青少年有身體的接觸,除非對方主動要求你給他一個擁抱。

2.想家的Anya

圖為義工和孩子們在一起(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趙錦榮記得,每逢星期二、星期四,一般會去探訪獲波蘭政府安置到臨時住宅的烏克蘭難民,和孩子做手工,教婦孺英文等。其中有一個少年叫AnyaAnya是個很開朗的女孩子,平時總是笑容滿臉,好開心的樣子。但是那一天,就是在趙錦榮還有十天就要離開難民中心的那次探訪,他看到Anya愁容滿面,眼中泛著淚光。他們透過翻譯問Anya為什麼不開心、是不是被欺負了?Anya回答:「不是。我好記掛我的家」 。「 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心底,無論我們能夠給她們身體幾多的安舒,無論我們能夠給她幾多娛樂、教育、輔導,但是他們的心始終是掛念自己的家。」趙錦榮對此十分感慨。

趙錦榮(左)和Anya(右)(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3.無法歸家的Gena 

戰爭帶來的傷害,不止於孩子。透過接觸,趙錦榮認識了一個名叫Gena 的烏克蘭男士,他的家就在去年11月被光復的黑爾松,他爸爸和兄弟都在那裡。戰爭開始的時候Gena 剛好是出海工作,回程時就回不去了。

圖為趙錦榮(右)和Gena(左)(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趙錦榮回憶: 因為在戰事上不斷失利,去年11月,俄羅斯的普京改變了策略,開始對於烏克蘭的一些基礎建設、樞紐建設進行轟炸。水啊、電啊、溝通的設施等等,都被炸的稀巴爛。 而且這種轟炸,不只是針對首都基輔,而是波及整個國家

那段時間,Gena 經常跟趙錦榮分享他在黑爾松的兄弟和父親發給他的信息。比如,今日又有12個人死了;前日又有俄羅斯轟炸,又不知怎麼了。Gena 告訴趙錦榮,他爸爸在那個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 的西岸岸邊有間屋子。那時這些俄羅斯的軍隊已經被烏克蘭的軍隊趕到河的東岸,他爸爸親眼看見,有些烏克蘭民眾到西岸河邊取水的時候被俄羅斯的狙擊手打死了。

另外有一次,Gena 的兄弟用WhatsApp給他發了個語音留言。你能聽到就在他講話時的時候,背後響起了猛烈的轟炸聲。 

2014年俄羅斯攻占頓巴斯和克里米亞 ,到2022年發動全面的戰爭,趙錦榮覺得烏克蘭人民真是很慘、很無辜

對戰爭的思考與無法迴避的選擇

趙錦榮認爲,雖然俄羅斯正式來講已經不算是社會主義了,但是它跟今天的伊朗、北韓、中(共)國等強權、獨裁的體系其實是同出一轍的,要對人民的思想、資訊進行高度的鉗控。 這些獨裁的聯盟、獨裁的威權,已經迫使到不理世事的人無法再採取一種無立場的做法,逼到你不可以沒有立場。 所以,尤其是我們這些愛好民主自由,珍重人類文明的國家,更加需要站出來 更加要為烏克蘭提供幫助。

畫作表達了烏克蘭人民對波蘭人民的感謝(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目標與收穫

趙錦榮解釋,這次去烏克蘭是有三個目標的。 

第一個目標是希望能夠讓烏克蘭人知道,加拿大人是關心他們的,知道他們的痛苦。

第二個目標是希望能夠讓那些在波蘭無間斷地幫助照顧烏克蘭難民的波蘭朋友可以歇一歇。這兩個目標某種程度上是達到了。 

第三個目標就是希望能夠表達出在烏克蘭的烏克蘭人,同我們列治文的這些烏克蘭人也是同根生的。趙錦榮表示自己在大溫哥華地區的列治文市居住。列治文是很多不同族裔新移民落腳、紮根的地方,當中也包括了烏克蘭裔的加拿大人。「在我家的附近就已經有一個小的烏克蘭社區,包括了一個烏克蘭社區中心 、一個烏克蘭的老人院,還有一個烏克蘭的教堂。 在2號路那邊, 列治文市政府也曾經立了一個牌匾是紀念烏克蘭人的。」他覺得很可惜的是,因為溝通、文化上的差距,第三個目標當時無法達到。

趙錦榮想不到,除了西方國家的人,還有像新加坡和台灣這些地方的人也來波蘭做義工。他覺得,此行的主要收穫是能夠讓烏克蘭人知道,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世界是看得到的,除了各國政府之外,各國人民都是知道的。 

新的一年 繼續努力

趙錦榮表示,在未來的日子裡,除了會多花點時間在自己投資的生意,也會繼續留意身邊發生的事,關注加拿大發生的事情,因為加拿大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國,有這種責任和義務這樣做。

圖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圖片由趙錦榮提供)

他談到,雖然不知道下一屆聯邦大選是什麽時候,但是如果有留意加拿大新聞的話都看到,加拿大的國安部門、或者加拿大媒體的調查,都證實了其實中共政府真是對加拿大有很嚴重的威嚇甚至滲透。 回顧自己在2021年的時候因爲提出外國代理人登記法這個私人法案而被污名化,從而無法連任國會議員,趙錦榮認爲,隨著真相的曝光和假消息的慢慢消逝,大家都知道,其實當初自己做的只不過是去為自己的社區、為自己的家、為加拿大去做的。「當然就好像第三度連任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所講的,一些真正有承擔的政治領袖是需要願意上一些政治代價,甚至是會危害到自己的政治生命的。我看到這樣一些情況我都很明白。」

隨著2023年的來到,究竟自由黨和新民主黨的聯盟會不會繼續持續下去?保守黨新黨領博勵治能否應對加拿大面對的全球挑戰,從而贏得加拿大人對他的信任?趙錦榮也開始考慮是否應該參加一些政治方面的工作。 因爲「革命尚未成功」, 所以有些人鼓勵他「仍需努力」。為華裔社區,為列治文,為卑詩省及加拿大繼續貢獻。 

雖然現在不是執政的國會議員,但趙錦榮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和聯繫,至少能夠間接地幫到烏克蘭,以及聚焦加國內外受欺壓和迫害,無法發聲的人爭取平等與公義。◇ 

責任編輯:林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