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異常出血易早發現 子宮內膜癌早治療預後佳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3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55歲的吳小姐異常陰道出血2個月,伴隨下腹疼痛,由於已停經2年,警覺不尋常,先到婦產科診所求診,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子宮內膜異常增厚,後續切片檢查診斷為子宮內膜癌,故轉診至高雄長庚醫院治療。經腹部核磁共振和正子攝影顯示,為病灶侷限於子宮的第一期子宮內膜癌。經討論,吳小姐決定以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進行癌症分期手術,並執行前哨淋巴結偵測及切除,手術中出血量極少,不需置放引流管,術後恢復迅速且三天順利出院。

高雄長庚醫院婦癌團隊副召集人吳貞璇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達文西手術,可助偵測前哨淋巴結,降低術後下肢淋巴水腫。
高雄長庚醫院婦癌團隊副召集人吳貞璇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達文西手術,可助偵測前哨淋巴結,降低術後下肢淋巴水腫。(高雄長庚醫院提供)

在台灣和歐美等先進國家,子宮內膜癌已成為女性生殖道癌症第一名,台灣每年有超過3,200位女性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為子宮異常出血及停經後出血,其發生危險因子有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肥胖、糖尿病、乳癌病人者接受Tamoxifen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

高雄長庚副院長林志哲表示,根據台灣癌症年報統計,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65歲,約7成病人確定診斷是疾病早期,完整手術切除腫瘤是子宮內膜癌治療的第一步。

高雄長庚婦癌團隊副召集人吳貞璇表示,癌症分期手術包含子宮、雙側卵巢輸卵管切除、骨盆腔淋巴結和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手術;其目的除切除腫瘤外,可進一步確定腫瘤侵犯範圍和癌症期別,以作為術後是否需輔助性治療參考,增加疾病控制率。根據美國NCCN及台灣國衛院治療準則,若為早期癌症且子宮沒有過大,病患可考慮進行微創手術。

吳貞璇指出,傳統癌症分期手術為了完整廓清骨盆腔淋巴結而使手術時間延長、神經受損、術中出血量增加、術後形成淋巴囊腫壓迫或感染等急性併發症,慢性併發症則有長期下肢淋巴水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吳貞璇說,子宮內膜癌微創手術式包括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和腹腔鏡手術,相較腹腔鏡,達文西系統因具3D立體超高解析度視覺影像放大功能,加上機器手臂宛如手腕,單一軸向開合更有利複雜困難的組織剝離及淋巴結摘取,能降低摘取時傷及大血管的風險,並準確判斷病灶位置以完整切除,同時也減少周邊組織的傷害,避免重要神經及血管受損。

此外,據最新研究指出,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手術中使用前哨淋巴結技術,有更高機會找到更多陽性淋巴結,大幅降低下肢水腫的副作用。

她提醒,子宮內膜癌初期表現常是不正常子宮出血,相較其他婦女癌症更容易早期發現,也有機會早期治療,預後效果好。隨著內視鏡微創手術技術日益精進,未來定能將癌症療效最大化,降低副作用及併發症低,提供病患更優質的治療品質。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