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口服新藥今年4月納健保

人氣: 5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異位性皮膚炎被稱為最癢的疾病之一,病情嚴重時,病人從皮膚到骨頭,都像是有上萬隻螞蟻在爬,過往傳統治療,對於中重度患者僅能改善約四成的皮膚症狀,健保今年4月起,新增給付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用於治療12歲以上異位性皮膚炎中重度患者。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發言人黃毓惠表示,我國約30萬患者異位性皮膚炎患者,10歲以上的患者,約38%屬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其中,約25%青少年屬於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皮膚紅腫脫屑、搔癢難耐,及組織液滲出傷口。

黃毓惠進一步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長期慢性的發炎疾病,主因為「皮膚屏障異常」和「免疫系統失調」,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相當複雜,尤其亞洲人種有多種免疫細胞與細胞激素參與其中,目前已有進階的口服免疫調節劑可以穩定控制病程。

生理上的不適,更同步衝及患者心理及生活品質。黃毓惠說,50%成人病患,一週至少有三天的睡眠受到疾病影響,68%重度異膚患者表示,因為無法控制地搔癢,導致工作生產力喪失。過去廿年來傳統治療對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僅能改善3至4成的皮膚症狀,病人每天「奇癢難耐」,陷入「越癢越抓、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

黃毓惠說,就算只有10%的皮膚出現症狀,癢感也讓患者難以忍受,中重度患者,更因為皮膚脫屑、傷口流血體無完膚、失眠焦慮,也常受到周圍他人的異樣眼光,生理與心理壓力都相當龐大。

今年4月健保將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入給付,對病況嚴重病人是一大福音。臺灣皮膚科醫學理事趙曉秋補充,考量健保財政,目前僅有條件給付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期限為一年,但仍期待政府未來能延長給付年限,讓病患能長期妥善控制病情。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