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長輩也有收假症候群 幫他收心

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劉怡君提供失智症患者家屬諮商服務,並指出長輩也有收假症候群!(部苗栗醫院提供)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苗栗81歲陳奶奶患有認知障礙症(失智症)多年,固定每年到衛福部苗栗醫院進行心理評估。

劉怡君心理師(著白袍者)協助家屬了解並討論適合患者的情緒照顧策略
劉怡君心理師(著白袍者)協助家屬了解並討論適合患者的情緒照顧策略。(部苗栗醫院提供)

當天前女兒陪同做完檢查後,向心理師詢問:「我媽媽過了年後,有一段時間情緒很不穩定,一直反問在台北工作的大兒子在哪兒,晚上也變得很不愛睡覺,會一直走到客廳看,問她發生什麼事也說不清楚,還以為她又退化了!前陣子好像比較穩定一些,可這是陣子怎麼又變了得怪怪的……?」

心理師細問後發現,原來是清明連假時,外地唸大學的孫子回來同住,收假後返回學校,已經習慣每天看到孫子的奶奶,一下無法適應變化,出現了「收假症候群」。

部苗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劉怡君表示,「收假症候群」又稱「連假症候群」。不少民眾在放完長假、經歷長時間放鬆之後,回復到正常工作或上學時,需要一些時間收心調整,而對長輩來說,子孫返家同聚、熱鬧不已,收假後家中突然變得空曠安靜,一般長輩都難掩落寞情緒,何況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輩,更是難以適應變化,常因此出現許多精神行為症狀,像是情緒變得低落或暴躁、作息變得混亂,甚至好像變得更加健忘,往往需要家人和照顧者的更多幫助。

2023連假多,馬上又會有端午節連假了,劉心理師建議中有認識障礙障礙者的人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長者順利度過收假症候群:

1. 在假期期間多次提醒長輩,子女何時將返回工作崗位,讓長者對即將到來的改變有所準備。

2. 在假期快結束前,逐漸減少陪伴長輩的時間,讓他們逐步適應原本的生活狀態。

3. 子女間可安排分批返回原本崗位,避免環境一下變化太大,引起長輩過度情緒反應,降低長輩情緒波動。

4. 回到工作崗位後,仍可透過電話和視訊與長輩聯繫,多關心他們生活,讓他們感到溫暖和支持。

5. 與長輩同住的子女或照顧者,要多留意長輩情緒變化,除了透過同理和安撫之外,也要盡可能保持長輩的作息規律、安排適當且有吸引力的活動,如看電影、散步、聊天、參與簡單家務等等,這些活動可以讓長輩感到快樂和有價值,減少焦慮和壓力,且可將注意力轉移,幫助長輩更快調適,重新進入日常生活。◇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